圣恩优许力求田,把酒临岐饯一杯。
台阁是非远已矣,乾坤俯仰愧何哉。
竟追范蠡归湖去,不管胡儿放马来。
强圉倘殷如孔棘,也应定策救时危。
圣恩优许力求田,把酒临岐饯一杯。
台阁是非远已矣,乾坤俯仰愧何哉。
竟追范蠡归湖去,不管胡儿放马来。
强圉倘殷如孔棘,也应定策救时危。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的无力感。诗中的“圣恩优许力求田”,反映出当时统治者的施政可能有利于农业生产,但也隐含着对朝廷恩泽有限的不满。“把酒临岐饯一杯”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大事、个人功名不能如愿以偿的无奈与感慨。
“台阁是非远已矣,乾坤俯仰愧何哉”,这里的“台阁”指朝廷,“是非”暗示着诗人对当权者的批评和不满。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作为士人的自责之情。
“竟追范蠡归湖去,不管胡儿放马来”,这里引用了古代贤臣范蠡归隐的典故,表现出诗人对于政治现实的不满和个人不得志的无奈。同时,“胡儿放马来”暗示着国防松懈、边疆不稳的情况。
最后两句“强圉倘殷如孔棘,也应定策救时危”,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国家形势的担忧和对治国安邦之策的渴望。全诗充满着爱国情怀与政治理想的挣扎,反映出南宋初年士大夫对于国家前途的忧虑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