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摇金,莺声如剪。谁打叠、春光成片。
落花风,寒食雨,想海棠睡晚。重帘深院。
何限离情,这般消遣。收拾去、韶光一半。
语东君,留暮景,把芳菲莫捲。人归非远。
柳色摇金,莺声如剪。谁打叠、春光成片。
落花风,寒食雨,想海棠睡晚。重帘深院。
何限离情,这般消遣。收拾去、韶光一半。
语东君,留暮景,把芳菲莫捲。人归非远。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锦帐春·春暮》描绘了一幅春日将逝的画卷。"柳色摇金,莺声如剪",以生动的比喻写出柳树在春风中摇曳,如同金色的波浪,黄莺的鸣叫声宛如剪裁出的丝线,细腻地刻画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谁打叠、春光成片",暗示着春光正在悄然消逝,被整理成一片片的记忆。
"落花风,寒食雨,想海棠睡晚",通过落花和寒食时节的雨,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想象海棠花在夜幕降临时沉睡,寓言着春光的疲惫与凋零。"重帘深院"则透露出主人公身处闺阁,被深深的思念和离愁所包围。
"何限离情,这般消遣",表达了无尽的离别之情如何在这样的春暮时刻中寻找寄托,可能是借景抒怀,也可能是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收拾去、韶光一半",感叹时光匆匆,春光已去半,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诗人向春神"语东君,留暮景,把芳菲莫捲"发出恳求,希望留住哪怕是一点黄昏的美景,不要让花朵全部凋谢。"人归非远"则暗示着虽然离别之人尚未远去,但春光的消逝却让人感到距离的遥远。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春暮景色的细腻描绘,寄寓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废堞经秋坏。削巉岩、下临绝涧,奔浑澎湃。
俛仰浮生身世感,满眼黄榆紫塞。
笑一碧、关河无赖。
多事刘郎题糕客,便彭城、戏马皆安在。
贤豪迹,总稊稗。横刀舞槊平生快。
却胡为、丹阳男子,迩来殊惫。
细把茱萸簪破帽,何限楼船下濑。
历历在、阑干之外。
粗饭浊醪吾事毕,傍东篱、且了黄花债。
今古恨,漫兴嘅。
忆昨登高去。上平台、茫茫千里,碧云红树。
忽见香尘风外物,帽影衣痕无数。
人正在、铜街偷娶。
我拣帘栊深处闹,袖郎当、醉学回波舞。
还竞打,细腰鼓。题糕罢作催妆句。
羡新官、颠狂调笑,酒龙诗虎。
侠少两河谁不识,独跨马中赤兔。
马上者、人中之布。
屈指明年随大妇,捧掌珠、双向花前赌。
兰与菊,秀终古。
秋色玲珑,夜火参差,飞櫩复廊。
更丹枫黄菊,缀他帘幕,红阑黛阁,映在池塘。
岳牧崇班,溪山傲骨,小筑烟霞彷豫章。
环堂后,走匡庐雪瀑,彭蠡银泷。酒酣万感茫茫。
说番舶曾经犯瘴乡。
正全家百口,鹃啼珠岛,孤城大海,兕吼花洋。
乱后名成,兵馀兴懒,又见蓬瀛好种桑。
挥杯劝,任接天峰火,稳卧沧浪。
白头兄弟在,将进酒、且赋小秦王。
叹世上鸡虫,笑人寂寂,天边蜍兔,去我堂堂。
谁相寄、一编书是凤,千炬蜡成凰。
检处从头,时乎已暮,烧时见跋,夜也何长。
可怜惟一雁,东风催散去,永不成行。
回想去冬今夜,人正颠狂。
算年去年来,枫根少历,春阴春雨,燐火无光。
知尔天涯二季,一样沾裳。
荷香清燠。更松风满院,檐铃戛触。
有数客、清昼围棋,俨地割袁曹,疆分楚蜀。
布算凝思,渐髹几、光连幽竹。
笑都无下意,敛子收奁,只倚空局。须臾山飞海覆。
惹旁观争看,枰际纷逐。
料得橘叟功成,怕枕畔黄粱,定已炊熟。
何似安眠,且辍戏、閒消三伏。
任人猜、弈家劣手,阿奴碌碌。
吾生万事,沈思遍、都似今宵之月。
只到圆时期便左,揉得愁成乱发。
此夜西园,故人东阁,迟我情偏切。
冲泥无计,车轮腹转难歇。
少顷皓魄东升,海天一碧,世界都轩豁。
燕市且须谋一醉,难得铜街泼雪。
丝竹颠狂,弟兄歌叱,碎拗金鞭折。
知他何处,笛声缕缕凄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