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风流竞绮纨,寻芳争向大长干。
王孙宝马开金埒,士女轻桡上木兰。
晓发管□分队队,夜阑环佩尚珊珊。
自从王谢遨游后,几度春衫改旧观。
江左风流竞绮纨,寻芳争向大长干。
王孙宝马开金埒,士女轻桡上木兰。
晓发管□分队队,夜阑环佩尚珊珊。
自从王谢遨游后,几度春衫改旧观。
此诗描绘了金陵长干里的繁华景象与文人雅集的盛况。首句“江左风流竞绮纨”,点明了江南地区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他们以华丽的丝绸为载体,展现着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品味。接着,“寻芳争向大长干”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春天时节,争相前往长干里赏花游玩的情景。
“王孙宝马开金埒,士女轻桡上木兰”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长干里的奢华与热闹。王孙贵族们骑着宝马,在金碧辉煌的马厩中驰骋;而士女们则乘坐着轻巧的木兰舟,在水面上悠然划行。这不仅体现了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展现了文人士子追求精神享受的一面。
“晓发管弦分队队,夜阑环佩尚珊珊”两句,通过晨昏的对比,描绘了长干里从清晨到夜晚的活动不断,乐声与佩环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夜阑环佩尚珊珊”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声词“珊珊”,形象地表现了即使到了夜晚,人们依然沉浸在欢愉之中,不愿离去的情景。
最后,“自从王谢遨游后,几度春衫改旧观”两句,以历史人物王导、谢安为例,表达了对过去文人雅集盛况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干里的风貌或许已有所改变,但那份文人墨客的风雅与热情,却始终未曾消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干里繁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文人雅集的追忆,展现了明代金陵地区的文化氛围与社会风貌,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赤云喷火烧长天,蟾宫老桂飞苍烟。
金乌自恨具毛羽,白虎喘杀知谁怜。
万山烘透销青翠,四海波乾欲平地。
苍龙鳞甲隐虫蛆,竟日泥蟠嗟殄瘁。
况是南州瘴疠乡,火山炎海连天黄。
著人毒热若汤火,灼我肌肤成炙疮。
铁甲磨穿藏虮虱,万苦千辛死无日。
蛮人退去幸生还,一级微名君尚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