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阴坐久日将夕,孤鸟飞来此栖息。
雨滋苔径交苍痕,月出槐庭破暝色。
一官宁辞百事劳,琴弹白雪调弥高。
更期联榻澄心夜,天外松风万壑涛。
繁阴坐久日将夕,孤鸟飞来此栖息。
雨滋苔径交苍痕,月出槐庭破暝色。
一官宁辞百事劳,琴弹白雪调弥高。
更期联榻澄心夜,天外松风万壑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槐庭中静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繁阴坐久日将夕”,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坐在浓密树荫下,直到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孤鸟飞来此栖息”一句,以一只孤独的鸟儿飞来栖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归宿的情感。
“雨滋苔径交苍痕,月出槐庭破暝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槐庭的环境,雨水滋润着青苔小径,月光洒落,打破了夜晚的沉寂,增添了几分清冷与神秘。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一官宁辞百事劳,琴弹白雪调弥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事务的厌倦,宁愿放弃繁忙的工作,选择弹奏高雅的琴曲,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高洁。这里的“白雪调”通常指《高山流水》等古典名曲,寓意着高尚的艺术境界和纯洁的精神追求。
最后,“更期联榻澄心夜,天外松风万壑涛。”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一个宁静的夜晚,通过交流与分享,心灵得以净化。同时,他想象着天外传来松林间的风声,如同万壑波涛,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大道本何诤,凡情空见憎。
庙廊稀阙事,泉石易为绳。
魔总百相娆,佛还三不能。
岂予真白璧,劳彼任青蝇。
会得无身语,依然有发僧。
江湖元自阔,风浪定来澄。
嘿嘿时弹指,凉凉对抚膺。
尺书传令弟,三益喜良朋。
草赋推司马,莼心托季鹰。
非关怨摇落,业已削飞腾。
缓蜡千山屐,来依六祖灯。
天宁久钟会,尔不愧孙登。
日月高难毁,乾坤大可凭。
鹓雏从吓鼠,羊角定扶鹏。
若说函中记,宁同汉五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