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秦门》
《过秦门》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秦帝何多?,劳民不暂闲。开关吞六国,临海望三山。

仙舸将风解,延舆载鲍还。

空令胸石阙,相对愧苍颜。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秦门》,作者是明代的谢肃。这是一首表现对历史教训深刻反思和对昔日强权帝王批判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秦始皇一系列暴行的回顾,表达了对劳民之举的谴责以及对个人英雄气短视的讽刺。

"秦帝何多?" 这句直接提出问题,质疑秦始皇为何如此频繁地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反映出诗人对秦始皇暴政的不满和批判。"劳民不暂闲" 强调了秦朝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没有给予他们任何休息的机会。

"开关吞六国,临海望三山" 描述了秦始皇大一统的野心和对外扩张的行为。"开关" 指的是开辟边疆的关隘,"吞六国" 则指秦统一六国的过程,而"临海望三山" 表现出他想要将帝国的版图延伸到海边和远方的山脉。

接下来的 "仙舸将风解,延舆载鲍还" 描写了秦始皇巡游天下的奢华场面。"仙舸" 是神奇的船只,"将风解" 则形容这船似乎能够控制风力,"延舆" 指的是长长的御舟,"载鲍还" 中的"鲍" 通常指的是海上的巨兽,但这里可能暗喻秦始皇的暴虐无道。

最后两句 "空令胸石阙,相对愧苍颜" 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内心的自责。"空令" 指的是虚幻不实的命令或指示,"胸石阙" 比喻着沉重的心情,如同胸前压着一块巨石,而"相对愧苍颜"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帝王暴行的羞愧之情,以及面对这些历史不义之举时,内心的痛苦和忏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始皇的暴政和奢侈,以及诗人个人的反思与自责,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批判精神。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喜伯兄至都

羁心积午睡,梦言有咨嗟。

忽惊童仆语,乃谓长兄车。

披衣及庭户,迎面拂风沙。

巳闻平安悉,徐讯川陆遐。

陈杯发远颜,安榻向馀花。

馀花来舞鸟,交交答棣华。

物情欢同气,和悦似相加。

忘疲重昏饭,容膝共为家。

虽非故园聚,暂此慰天涯。

(0)

秋日燕邸咏怀十诗各系以题·其五云日

虚室有閒阶,云日相深浅。

推棂受光浮,倚榻注景转。

极兹瞬息情,节序互迎饯。

默默感商飔,群动俱相勉。

百草畏芳移,诸禽欣毛毨。

我亦时物中,未为天地选。

浮生欲三十,千虑难一展。

樽酒与瓶粟,费世虽不腆。

明明古今事,已让诸人践。

盈卷积玄文,虚言何足办。

屈伸大块间,如蚕方在茧。

经纶不自繇,胸丝日几辫。

(0)

满拟既望至楚蕲日为南薰所苦因呼月临江望云语山皆不我顾也对影歌谣凄然述之

去帆争疾鸟,来缆似疲驽。

飘风何谑浪,日与滞舟俱。

明月自东来,诉风向月呼。

月骄不语客,停照拂江隅。

江流赴海急,翻挟南薰趋。

回首玄峰北,长叫促云驱。

云倦不风敌,中发尚踌躇。

独献青山色,偃蹇绘幽图。

云山既无素,江月复非徒。

持此百羁身,一苇自揶揄。

痴来欲问影,愁倦不知吾。

每向清宵半,人静我依舻。

吴峰空目断,楚水入看无。

不畏归途阻,但惜时光徂。

秋声乍夜出,近远落悲梧。

望望伤魂处,历乱汉川菰。

(0)

春日山居即事十首·其八

独与清宵对,水木向余深。

孤窗横汉色,环树密云林。

有怀徒耿耿,泫然一沾襟。

此生百年事,何甘岁时侵。

(0)

春日山居即事十首·其五

前贤曾提耳,邀我游太冥。

日休与日拙,孰醉而孰醒。

苦认魂为梦,咸迷影即形。

曷不观空色,虚缄冲漠扃。

(0)

赠安义陈明府

宿雨过山城,山春花鸟迎。

榻开官舍冷,琴抚讼堂清。

胜地邻陶令,游人托马卿。

相逢怜别路,惆怅故交情。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