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登泰山,长啸望八荒。
上为仙人宅,下有王者堂。
宇宙定广狭,目极唯苍茫。
皇王疆理迹,英雄战争场。
神魂赴东岳,体魄归北邙。
成毁既反覆,是非随低昂。
归来长太息,无意营四方。
幽居诚寂寞,亦幸无感伤。
昔我登泰山,长啸望八荒。
上为仙人宅,下有王者堂。
宇宙定广狭,目极唯苍茫。
皇王疆理迹,英雄战争场。
神魂赴东岳,体魄归北邙。
成毁既反覆,是非随低昂。
归来长太息,无意营四方。
幽居诚寂寞,亦幸无感伤。
这首明代诗人唐时升的《和拟古九首·从京师归以篇籍自娱有感辄赋(其一)》描绘了诗人登临泰山的壮丽景象和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他站在泰山之巅,豪情勃发,远眺八荒,感受到天地的广阔与神秘。他认为,山巅之上仿佛是仙人的居所,山下则是王者的殿堂,象征着权力与神圣的交融。
诗人进一步思考宇宙的广狭和人生的沧桑,皇王的疆域与英雄的战场映入眼帘,引发了对历史兴衰的反思。他的灵魂似乎追随泰山之灵,而肉体则回归尘世的北邙,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世间万物的成毁更替。他感叹世事无常,不再有追求四方的雄心,选择幽居以自娱,虽然寂寞,却也庆幸能免于过多的情感波澜。
整首诗通过泰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历史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唐代衣冠高四姓,天宗之亚荥阳郑。
不坠家声五百年,桂籍相望三叶庆。
上人猛谢区中缘,破冠投栉还童颠。
寸灰已灭五经笥,来入辨才无碍禅。
我窃官粮众人后,相逢宛是平生旧。
一闻南国白头吟,万愧西风碧云陋。
老鹤终辞鸡鹜群,谁将断绠绊浮云。
它日传衣度梅岭,解留何语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