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把山藤手自鞭,衔冤又上浙江船。
东湖佛法无多子,莫打诸方肋下拳。
痛把山藤手自鞭,衔冤又上浙江船。
东湖佛法无多子,莫打诸方肋下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月涧所作的《仁侍者往浙》。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仁侍者的僧人,他手持山藤,亲自鞭打自己,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对冤屈的申诉。他乘船前往浙江,似乎在寻求解脱或正义。诗中的“东湖佛法无多子”一句,可能暗示了仁侍者对于佛法的理解或实践,认为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而“莫打诸方肋下拳”则表达了对某种行为或态度的反对,或许是在告诫他人不要采取暴力或其他不道德的方式解决问题。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述和寓意深刻的言辞,展现了仁侍者坚定的信念和对真理的追求。
我本自为芳,清心来众赏。
不作却聘书,高名自标榜。
一任朱门游,终焉逢户想。
睇彼隐君子,热中劳俯仰。
朝住青云下,暮蹑华堂上。
翩然意气增,春温变秋爽。
俯念此微生,荣落任天壤。
虽然草木姿,窃用资生养。
枕之双目明,服之年寿长。
看君出北山,名实何卤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