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新成游子衣,离歌欲唱意迟迟。
四方总是男儿事,忠孝惟应两勖之。
慈母新成游子衣,离歌欲唱意迟迟。
四方总是男儿事,忠孝惟应两勖之。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吴与弼所作,名为《送陈庸从军江浦》。诗中以慈母为引线,描绘了送别游子从军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慈母新成游子衣”,描绘了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物的情景,衣物承载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担忧。次句“离歌欲唱意迟迟”,则通过母亲欲唱离别之歌却迟迟未发的情态,展现了离别的沉重与不舍。
接着,“四方总是男儿事”,诗人以一种宽广的视角,指出从军征战是男子的责任与使命,体现了对男性角色在社会中的期待与认同。最后,“忠孝惟应两勖之”一句,强调了忠于国家与孝顺父母是并重的道德责任,表达了对陈庸从军的期望与祝福,希望他能够在保家卫国的同时,不忘家庭的亲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亲情的深切关怀,也蕴含着对国家与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家国情怀的独特理解。
予家洛城里,况在天津畔。
行年六十五,当宋之盛旦。
南园临通衢,北圃仰双观。
虽然在京国,却如处山涧。
清泉篆沟渠,茂木绣霄汉。
凉风竹下来,皓月松间见。
面前有芝兰,目下无冰炭。
坐上有馀欢,胸中无交战。
冬夏既不出,炎凉徒自变。
荣辱既不入,富贵徒自衒。
恶闻人之恶,乐道人之善。
不行何趑趄,勿药何瞑眩。
谁谓金石坚,其心亦能断。
谁谓鬼神灵,其诚亦能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