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惧当兹日,交游莫可论。
高山空尽眼,斜照落低门。
物色一生渺,文章双鬓存。
愧馀升斗禄,能饱未能温。
喜惧当兹日,交游莫可论。
高山空尽眼,斜照落低门。
物色一生渺,文章双鬓存。
愧馀升斗禄,能饱未能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严所作的《和秋日寄沈中玄韵》。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色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联“喜惧当兹日,交游莫可论”,开篇即点出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既有喜又有惧,难以言表,似乎在这一天里,与朋友之间的交流也变得难以启齿。这种矛盾的心情,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颔联“高山空尽眼,斜照落低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高山远去,斜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照在低矮的门户上,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颈联“物色一生渺,文章双鬓存”,诗人将个人的感慨融入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之中。物色(指自然界中的景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渺小,而自己的文章却如同双鬓的白发一样,见证了岁月的痕迹。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艺术永恒的深刻理解。
尾联“愧余升斗禄,能饱未能温”,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现状的反思与自责。虽然拥有微薄的俸禄,能够维持温饱,但内心深处却感到无法满足,可能是指精神层面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差距。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对于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平衡的探索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百态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友情、自然、时间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感悟。
东风初解冻,桃李已经春。
避地逢鸡日,伤时感雁臣。
湖南驰贼骑,江外践胡尘。
憔悴成无用,虚烦泪湿巾。
山城雨雪繁,春气来不早。
思君如和风,未见意已好。
时蒙枉车骑,笑语得倾倒。
我能知子贤,子亦怜我老。
旧交半鬼录,在者迹已扫。
慨然念平生,令人恶怀抱。
相从饱吃饭,此计或未保。
东游有前约,预恐别草草。
岂无一言赠,妙句写默藁。
出户仰高山,犹堪慰枯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