蹀血中原不用骄,论功何似禹乘橇。
始终两汉无留葛,谁与尘编慰寂寥。
蹀血中原不用骄,论功何似禹乘橇。
始终两汉无留葛,谁与尘编慰寂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三,以韩信的经历为题材,通过韩信在中原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功绩,与大禹治水的典故相提并论。"蹀血中原不用骄"描绘了韩信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因胜利而自满的形象。"论功何似禹乘橇"则将韩信的功绩与大禹的舟车劳苦相比较,暗示他的功劳同样伟大。
"始终两汉无留葛",这里的"葛"可能指的是葛藤,象征着繁复的问题或困境。这句意思是说,韩信在整个西汉时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解决了许多难题,没有留下未解决的问题。"谁与尘编慰寂寥"则是感慨后人对韩信事迹的追忆,即使他不在世,他的故事也能在历史书籍中慰藉后人的寂寞。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韩信的功绩,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深远影响的感慨。
入冬苦无雨,一雨苦不霁。
柴门为空山,尽日有云闭。
我为山中猿,木叶坐深翳。
作骚师屈均,愤外得情系。
孤筱邻女窗,娟绿隔烟睇。
烟姿女同瘦,窗影不遮髻。
四十吾尚隐,二十女无婿。
白屋潦草中,胡然有天帝?
阳煇可烛万,连海雾相蔽。
遂使造化灵,郁之入沈滞。
伶俜悲西方,悲来揽吾涕。
揉尔钗头兰,断我带间荔。
荔断带不长,蹙蹙往安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