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郁岧峣,直上万丈强。
中有广成居,白石砌华房。
抱神靡自役,室静蔼生光。
岁丁千二百,来今讵可量。
土德方在御,斋心造其旁。
至道顾何在,愿一示其方。
云飞不待族,木落不待黄。
形劳精则摇,于道未相当。
失之下为士,得者上为皇。
妙训閟玄局,为公发天藏。
诚能守其一,智故兼相忘。
往游无极乐,二仪久相长。
崆峒郁岧峣,直上万丈强。
中有广成居,白石砌华房。
抱神靡自役,室静蔼生光。
岁丁千二百,来今讵可量。
土德方在御,斋心造其旁。
至道顾何在,愿一示其方。
云飞不待族,木落不待黄。
形劳精则摇,于道未相当。
失之下为士,得者上为皇。
妙训閟玄局,为公发天藏。
诚能守其一,智故兼相忘。
往游无极乐,二仪久相长。
这首诗描绘了崆峒山的雄伟壮观,直耸入云,其中隐匿着广成子的居所,白石筑就的华丽房屋。诗人赞美广成子的超然境界,他抱持着神明,不受世俗牵累,居室宁静而焕发智慧之光。诗中提到广成子生活在土德当政的时代,诗人前来斋心敬拜,寻求至高道理。诗人感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只有遵循大道,才能达到士与皇的境地。广成子的教诲深藏玄机,如天启般珍贵。若能坚守一念,智慧自然忘我。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无尽快乐的追求,以及对天地长久和谐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道家思想的崇敬和对修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