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采莲图景,通过对白马湖上游女采菱情状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的深切感悟。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秋日和煦的阳光照耀下的白马湖,湖面上的莲藕花开得像紫色的锦缎,而水鸟在其间自由翱翔,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景象。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游女们乘坐小船在湖心采摘莲藕,全神贯注,不曾理会水面上的行人或是骑士,这里透露出女性对美好事物的专注和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则描写了采菱女郎们在湖上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的欢快场景,以及她们的发型和衣饰在水波中摇曳生姿,显示出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和捕捉。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 这里的笑声、语言的模糊,以及对夕阳的眷恋,都烘托出了采莲女郎们归来时的愉悦心情和悠然自得的情景。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归途中,她们共同走在市桥上,那些野生的植物缠绕在船上,而她们的衣衫也沾满了水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刻画,也反映出采莲女郎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这里的竹楼、广陌和连樯构成了一种宁静而又热闹的居住环境,而夜晚时分,带着酒意的行人在大堤上踏歌,这些都为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
最后几句“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则是诗人借助对古代屈原祠庙的描写,以及夜晚月光下的江水景致,来表达自己听闻南方音乐时的心境和对远离的都城长安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采莲生活细节的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还展示了其精湛的艺术造诣。
春江北流日西匿,系景割波留不得。
道傍赤岸今为墟,霸业何人更相忆。
昨宵急雨来自东,巴陵远树烟空濛。
湘娥染黛几千岁,朝暮只临明镜中。
柳生井边没芳草,依然昔日相逢道。
音沈响逝天茫茫,愁见白波吹浩溔。
船旗不定南风旋,寂寞一声闻杜鹃。
怪石大小立,冲激发高响。
偃仰适所乐,苍莽结幽党。
一望古参横,位置各有像。
绿雪拄波帘,喷珠上余颡。
水石角异观,万态堪奇赏。
游鱼吹雨丝,俊鸟洗翠氅。薄舟袅娜行,■然滞双桨。
榜人嗟蹇涩,余意怅遄往。
士有负盛名,卒以亏大节。
咎在见事迟,不能自引决。
所以贵知几,介石称贞洁。
唐至昭宗时,干戈满天阙。
贤人虽发愤,无计匡杌隉。
邈矣司空君,保身类明哲。
坠笏雒阳墀,归来卧积雪。
视彼六臣流,耻与冠裳列。
遗像在山厓,清风动岩穴。
堂茆一亩深,壁树千寻绝。
不复见斯人,有怀徒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