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地空香散,金绳觉路赊。
楼高碍白石,轩密秘青霞。
绿泣台城草,红悲辱井花。
江山今几劫,非独有恒沙。
宝地空香散,金绳觉路赊。
楼高碍白石,轩密秘青霞。
绿泣台城草,红悲辱井花。
江山今几劫,非独有恒沙。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登鸡鸣寺(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宝地空香散”,暗示寺庙内曾经缭绕的香气如今已消散,给人一种空灵和寂寥之感。次句“金绳觉路赊”则以金色的绳索象征着通往觉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引人深思。
接下来,“楼高碍白石,轩密秘青霞”两句,通过描绘高耸的楼阁与环绕的青霞,展现了鸡鸣寺的雄伟壮观,以及其隐秘而超凡的氛围。绿色的草木在“绿泣台城草”中似乎含泪,红色的花朵在“红悲辱井花”中显出哀愁,寓言了历史的沧桑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江山今几劫,非独有恒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历史轮回的感慨,认为江山历经多次劫难,变迁不息,远不止恒河沙数般繁多。整首诗以景寓情,富有哲理,体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深沉思考。
月在征车发,秋深但叶飞。
白云山际出,孤光上客衣。
敛袖来清影,近远未相违。
辞郭郊情旷,寻烟古道微。
林疏迎露薄,草却避霜威。
悬知草木意,有待必朝晞。
未及东方旭,苍茫斗晓晖。
物情欣始得,所见尽依依。
夙夜何人者,瞿瞿久渴饥。
感物矜时节,翻憎耳目机。
高如孔父之登泰山巅,低如李斯之凿骊山底。
高复高兮山出云,低复低兮石沉水。
低复高兮柔枝春鸟栖又飞,高复低兮日之方中能几时。
听我高低吟,日之方中能几时。
不为蔬食饮水之孔父,而为籀碑篆玉之李斯。
高低吟,知不知。
都峤挹勾漏,桂雪交黔练。
抗岭屹名城,回川开绮甸。
九郡宿总师,两越攸居奠。
敷文诞自今,沕穆皇风扇。
有美干国材,铦羽东南箭。
腴沃远世氛,山水当华选。
润河百里流,霢霂千家遍。
闾井既绣错,麻桑复葱茜。
生聚知有方,劳来信无倦。
谁云弦颂声,小试邦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