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花首湛长老二首·其二》
《悼花首湛长老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别我笑吟吟,罗浮愿力深。

空拳糊众口,平地起丛林。

山迥孤云没,溪寒片月沉。

人今奇坐蜕,在日孰知音。

(0)
翻译
告别时笑容满面,罗浮山的修行深厚。
空手也能填饱众人,平地上建起一片丛林。
山势遥远孤云消失,溪水寒冷月影下沉。
如今我已奇特蜕变,世间谁人能理解我的境遇。
注释
别:告别。
我:指诗人自己。
罗浮:地名,罗浮山。
愿力:佛教用语,指修行者的决心和力量。
空拳:空着手,比喻没有物质条件。
糊:满足。
众口:许多人。
丛林:比喻众多事物或人群。
山迥:山势遥远。
孤云:孤独的云彩。
没:消失。
溪寒:溪水寒冷。
片月:弯月,片状的月亮。
沉:下沉,这里形容月影沉入水中。
奇坐蜕:奇特的转变或升华。
在日:在世间。
孰:谁。
知音:了解、理解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作。首句“别我笑吟吟,罗浮愿力深”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及对生命力的深刻体悟。“罗浮”常指宋代诗人林逋隐居之地,这里的“罗浮愿力深”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那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赞美。

接着,“空拳糊众口,平地起丛林”则描绘了一种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空拳”形象意味着以虚空之手创造万物,而“糊众口”则可能暗示对世间喧嚣的超然态度。与此同时,“平地起丛林”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生长不息。

第三句“山迥孤云没,溪寒片月沉”中,“山迥孤云没”描绘了一种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而“溪寒片月沉”则营造出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夜晚水景图。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最后,“人今奇坐蜕,在日孰知音”中,“人今奇坐蜕”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生命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在日孰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自己心声的人的渴望,以及对世间难寻知己的叹息。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沟通与理解的深邃意境。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守岁·其一

人情怜旧复怜新,扰扰通宵杂笑嚬。

炷蜡煎膏留漏箭,买椒沽酒办厨珍。

一声竹里千家晓,百和香中九陌春。

莫道病夫无节序,明朝清镜满梳银。

(0)

偶得二首·其一

水边杨柳秃?沙,路上寒梅噤未花。

欲识乾坤生物意,桑根麦子已含芽。

(0)

春阴二首·其二

烟花淡淡雨声息,云脚疏疏日影红。

桃花作雨梨花雪,春在绿杨芳草中。

(0)

次韵斯远三十日见寄

窗明内晴景,书味真隽永。

长年悔远游,纷蠹几莫整。

子猷调固疏,竹可一日无。

看渠姿尔瘦,瘦而何用腴。

因兹想风度,朝夕如相晤。

岂不欲就之,身羁未能去。

诗来政此时,好处无涯圻。

吟哦不自已,亭午墅鸡啼。

(0)

与彦博审知同为问梅之行到溪南仆与审知俱以畏风罢兴止小酌于僧房以有寒疾不可以风分韵作诗得有寒可字三首·其三

山梅且翩翩,溪柳向婀娜。

群行欲何诣,僧屋惟所可。

连朝谩蕲尔,作意终败我。

此事且复然,吾生信多坷。

(0)

送陈择之从留尚书辟便呈鄂州刘别驾

闻道尚书镇益州,故知朝取杜参谋。

孤舟南浦欣相遇,万里瞿唐送远游。

尔后有怀惟蜀道,几时因使觅蛮陬。

经行访古应成赋,我所思兮黄鹤楼。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