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寒夜雪宜听,涧道柴荆晓更扃。
那得拥炉倾白堕,且为数息问黄宁。
舆篮兴可知人胜,落纸诗尤见德馨。
腊日寻常岂能尔,梅兄于我眼终青。
竹窗寒夜雪宜听,涧道柴荆晓更扃。
那得拥炉倾白堕,且为数息问黄宁。
舆篮兴可知人胜,落纸诗尤见德馨。
腊日寻常岂能尔,梅兄于我眼终青。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竹林中的静谧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首联“竹窗寒夜雪宜听,涧道柴荆晓更扃”以雪夜竹林的清冷氛围开篇,通过“寒夜雪”和“晓更扃”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意境。颔联“那得拥炉倾白堕,且为数息问黄宁”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寒冷时的内心状态,他渴望温暖,但更愿意在静默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颈联“舆篮兴可知人胜,落纸诗尤见德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舆篮兴”(即推着篮子行走)与“落纸诗”(即写诗)的对比,暗示了诗人通过行动与创作来体现其高尚品德。尾联“腊日寻常岂能尔,梅兄于我眼终青”则以腊日为背景,将梅花(梅兄)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持久欣赏与珍视,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高雅、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