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八十里,东望去城偏。
波阔山为岸,春深雨似天。
数村沙上柳,一缕岭头烟。
何物鸱夷子,相呼引钓船。
平湖八十里,东望去城偏。
波阔山为岸,春深雨似天。
数村沙上柳,一缕岭头烟。
何物鸱夷子,相呼引钓船。
这首诗描绘了东湖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的广阔与波澜,以及春天特有的雨景。首句“平湖八十里”直接点出湖面的辽阔,接着“东望去城偏”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湖水的延伸与城市的局限。接下来的“波阔山为岸,春深雨似天”,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波涛与山峦相映成趣,春雨如织,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湖景图。
“数村沙上柳,一缕岭头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田园风光,柳树依依,炊烟袅袅,充满了生活气息。最后,“何物鸱夷子,相呼引钓船”则以问句收尾,仿佛是诗人对湖中垂钓者的邀请,或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和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湖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点点青山照水光。
飞飞寒雁背人忙。
冲小浦,转横塘。
芦花两岸一朝
极浦遥看两岸斜。
碧波微影弄晴霞。
孤舟小,去无涯。
那个汀洲不是
重整丝纶欲掉船。
江头新月正明圆。
酒瓶倒,岸花悬。
抛却渔竿和月
月移山影照渔船。
船载山行月在前。
山突兀,月婵娟。
一曲渔歌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