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崔侍御》
《寄崔侍御》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īshì
táng / bái

wǎnshuāngtīngyuánchóuguóchángwèizhōu
liányànfēinánhǎi

quèxiànshuāngjiěběiliú
gāorénjiěchénfānguònándēngxiètiǎolóu

chùbiétóngluòcháocháofēnsànjìngtíngqiū

翻译
在宛溪寒冷的夜晚听到猿猴哀鸣,让我心中充满离愁,如同离开国家的孤舟,无法安定。
我独自怜惜那南飞的一只孤雁,羡慕那能向北流淌的双溪,它们有方向,而我却漂泊无依。
高洁的人常常能占据陈蕃那样的清静之榻,但我这样的过客难以登上谢朓楼那样的名胜。
此地的离别如同落叶飘散,每天都在敬亭山的秋色中增添一分离别的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开篇“宛溪霜夜听猿愁”描绘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情景,宛溪之夜,寒风凛冽,只有猿鸣相伴,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愁和忧虑。

“去国长为不系舟”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由漂泊生活的追求,他不愿被固定的事物束缚,希望像一只无拘无束的船,只随波逐流,不问方向和归宿。

接下来的“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旅人的同情,以及对两条河流自由向北的羡慕。这里的“独怜一雁”可能是指自己,远离亲人和朋友,只身一人如同那孤独南飞的大雁。而“双溪解北流”则是一种比喻,表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事物能够自由自在地奔向它们的归宿而感到赞赏。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那些已经功成名就者的仰望,以及自己作为一个旅人的艰辛和不易被接纳。这里的“高人”指的是那些德高望重的人物,而“过客”则是指诗人自己,一个漂泊不定的行者。

最后,“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相聚又不得不分别的感慨,以及每到秋天,这种离别之情愈发浓厚。这里的“敬亭”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那里的秋天总是让人联想起过去的欢乐时光和无奈的离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自由欲以及对于朋友和家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寄梁鼎殿丞十二韵

忆昔初投刺,秋风八咏边。

偶参知好日,一见自多年。

吏散公堂雨,帘垂馆树烟。

共吟曾试茗,同坐或闻蝉。

渡水寻支遁,登山学地仙。

献酬多奥妙,谈笑屡迁延。

夜月侵诗卷,寒灯落酒船。

醉容韦带去,卧许石床连。

池馆今何远,汀洲思倍牵。

庾楼知有约,颜巷奈多缘。

病眼随蓬断,愁心逐旆悬。

高台聊一望,芳草夕阳天。

(0)

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视膳回天仗,含饴乐圣辰。

定应彤管笔,书美系王春。

(0)

和龚同叔春日即事五首·其三

莺簧方报暖,鸠唤未容晴。

新涨长还减,痴云暗复明。

我生随分乐,春事有馀情。

闻道东湖好,相邀散策行。

(0)

适趣

赋资在山林,适趣非任放。

乾坤入我牖,得此一昭旷。

雨露日以深,禾黍日以长。

妻儿喜相谓,一饱知可望。

饭蔬适我愿,此意应勿爽。

(0)

独立

片云收雨入西山,望极苍茫杳霭间。

荡荡太虚无一事,祗应日月不曾闲。

(0)

惜别

暖有花枝冷有冰,佳人后会却无凭。

预愁离别苦相对,挑尽渔阳一夜灯。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