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蓝游历地,景物自情亲。
鹤引登山客,僧迎礼塔人。
名花千佛供,乔木万夫身。
碑刻东坡作,重来为拂尘。
精蓝游历地,景物自情亲。
鹤引登山客,僧迎礼塔人。
名花千佛供,乔木万夫身。
碑刻东坡作,重来为拂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所作的《育王寺》,描绘了诗人游历育王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精蓝游历地”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敬仰和游历的兴致,"景物自情亲"则体现了诗人与寺中景致的亲近关系。接下来,"鹤引登山客"通过仙鹤引领,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僧迎礼塔人"则描绘了僧侣们热情的接待,显示出佛教文化的和谐与友善。
"名花千佛供"写出了寺内供奉的珍贵花卉和众多佛像,"乔木万夫身"则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寺内的古树之大,仿佛能庇荫众生。最后两句"碑刻东坡作,重来为拂尘",诗人提及苏东坡的碑刻,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再次来访时的感慨,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育王寺的风貌,融合了自然景色、人文气息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雨洗千峰晓,波涵万顷秋。
菱花开古镜,莲叶度轻舟。
思远人谁识,身闲世不收。
望中时得句,倚棹杂吴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