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身姑孰又中秋,薄命还邀天地留。
去秽凭霜除野草,洗心随月映江流。
静观宿鸟栖庭树,细数更筹点鼓楼。
夜夜星河明卧榻,今宵景色倍清幽。
羁身姑孰又中秋,薄命还邀天地留。
去秽凭霜除野草,洗心随月映江流。
静观宿鸟栖庭树,细数更筹点鼓楼。
夜夜星河明卧榻,今宵景色倍清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安吉在甲子年的中秋节,身处姑孰之地的独特心境与所见之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羁身姑孰又中秋,薄命还邀天地留”,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孤独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面对命运的无奈与坚韧。中秋佳节本是团圆之时,但对于诗人来说,却只能独自面对,与天地为伴,暗示了其生活的不易与内心的孤寂。
颔联“去秽凭霜除野草,洗心随月映江流”运用象征手法,霜雪象征着纯洁与净化的力量,诗人借霜雪除尽野草,寓意心灵的洗涤与净化,如同明月映照江水般清澈透明。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生活中的污浊,追求内心纯净的愿望。
颈联“静观宿鸟栖庭树,细数更筹点鼓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诗人静静地观察着夜空中归巢的鸟儿,以及庭院中栖息的树木,同时细数着时间的流逝,仿佛在与时间对话,感受着生命的节奏。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体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思考。
尾联“夜夜星河明卧榻,今宵景色倍清幽”将视角拉回夜晚的床榻之上,诗人描述了每晚都能看到明亮的星空,今夜的景色更是格外清幽。这一联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即使在孤独与艰难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尹喜告世人。欲求长生道。莫求时世荣。
我昔得道时。身为关府君。一日三赏赐。
杂彩以金银。不以为己有。施与贫穷人。
白日沾王事。夜便习灵仙。餐松食苦柏。
微命乃得存。精诚神明佑。守真仰苍天。
感得天地道。遇见老君身。难我以父母。
却遗五千文。秘室熟读之。三年易精神。
授我仙圣方。都体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