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槎行处及芳时,陆海争先睹凤仪。
邮传直过平壤道,祖筵何必渭城词。
受金使者应惭贾,佐省名郎却重綦。
屈指定知归日近,马蹄沿路看辛夷。
使槎行处及芳时,陆海争先睹凤仪。
邮传直过平壤道,祖筵何必渭城词。
受金使者应惭贾,佐省名郎却重綦。
屈指定知归日近,马蹄沿路看辛夷。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作的《次韵艾武选奉使朝鲜卷(其二)》。诗中表达了对使者出使朝鲜的赞美和期待,以及对沿途风光的描绘。首句“使槎行处及芳时”以“使槎”(古代想象中的木筏,常用来比喻使者出行)入题,暗示使者出行正值美好的时节。次句“陆海争先睹凤仪”则形容使者如同凤凰般尊贵,沿途各地争相迎接。
“邮传直过平壤道”写使者行程直接通过平壤,显示出使命的重要性和效率。“祖筵何必渭城词”引用了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对使者平安归来的祝愿,但此处并未过多渲染离别之情。
“受金使者应惭贾,佐省名郎却重綦”两句,将使者与历史上著名的商人贾谊和官员綦毋潜相提并论,赞扬使者不仅有经济才能,更有高尚的品德和政治声望。
最后,“屈指定知归日近,马蹄沿路看辛夷”描绘了使者归来在即,沿途欣赏着盛开的辛夷花,充满了归心似箭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既赞美了使者,也寓含了对出使之行的期待和祝福,展现了明朝士人的文采和对国家使命的敬意。
十年不见寻常事,九日相违咫尺间。
橙蟹渠能追胜赏,藙牲孰与奉慈颜。
逝将酒坫更酬酢,乍可诗筒略往还。
新将适闻临遣罢,鹿头吾待望吴山。
山阿著柴扉,陋甚谁盘桓。
美人此何求,钜竹数十竿。
日阅书百篇,尚觉日力宽。
欲从我借书,我书何足观。
辛勤抱遗经,及此鬓发班。
一语未领会,累日不自安。
虽更圣人手,亦恐众说谩。
况复秦汉下,曾莫脩与删。
致之获麟前,存者今若干。
我无以裁之,望洋久空叹。
羡君方盛年,恣意涉浩漫。
又闻书少多,不系学缺完。
读书固匪易,用书良独难。
昨来荷堤上,尝试及孟韩。
此话如涓埃,此道如丘山。
将子无登山,山上冈复冈。
朝为朱阳炜,暮作阴飙凉。
磴滑幽鸟啼,林深山鬼翔。
子兮何所求,乐此魑魅乡。
国人伫齐轼,吾党多鲁狂。
望子子不来,翠袖天风扬。
缁尘摆落尽,幽愿次第偿。
焦䳟入冥云,虮虱宽贝阳。
子兮竟谁从,独乐无已康。
岂其羊之饥,而可谷与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