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林寒日映郊墟,驿路苍生送使车。
岩壑空疏秋烧后,人家萧索晚炊馀。
村田近水多沙砾,野树经霜半栎樗。
却忆吾闽风景好,此心端欲赋归欤。
荒林寒日映郊墟,驿路苍生送使车。
岩壑空疏秋烧后,人家萧索晚炊馀。
村田近水多沙砾,野树经霜半栎樗。
却忆吾闽风景好,此心端欲赋归欤。
这首诗描绘了荒凉山林中的冬日景象,以及行走在郊外的使者所见之景。首句“荒林寒日映郊墟”,以寒日的光线映照在荒芜的树林与村落之上,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接着,“驿路苍生送使车”一句,将视线转向了通往远方的驿路上,百姓们在寒冷的冬日里为使者送行,体现了人情的温暖与旅途的艰辛。
“岩壑空疏秋烧后,人家萧索晚炊余。”描述了经过秋日山火后的荒凉山谷,以及傍晚时分,稀疏的人家仅剩炊烟袅袅,更添几分荒凉之感。而“村田近水多沙砾,野树经霜半栎樗”则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近水的田地布满沙石,经霜的野树中栎树和樗树占多数,展现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
最后,“却忆吾闽风景好,此心端欲赋归欤。”诗人回忆起家乡的美好景色,内心萌生了归乡的念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
乐先生,孝且慈,父母蚤殁惟孤儿。
㷀㷀双泪垂,见人父母宁不悲。
少年不肯仕,居乡作儒师。
弟子三千人,传道鸣诗书。
得钱荐新向月朔,祭祀烝尝礼四时。
躬亲事俎豆,妻子不敢私。
养思有如此,大义实无亏。
今人有父母,兄弟分食如犬麋,又令父母长寒饥。
君不见乌反哺,言有之。鸱枭喙母脑,物性何凶危。
至今母子亦为依,嗟哉乐先生,孝心天所知。
港边高墙围大屋,鸱吻昂昂头矗矗。
柏为柱兮桂为梁,绮户纹窗耀人目。
玉树朝朝捧绣筵,绿珠夜夜捧金谷。
寻常富贵若秋毫,倏忽繁华灭残烛。
君不见港边锣鼓震天闻,子女惊惶哭出门。
金珠玉帛厚丰积,一朝抄籍霍将军。
百年自算无穷计,怨死雠生满天地。
后园种树未开花,今者已属他人家。
又不见港边高高山上土,凿石为坟立羊虎。
碑牌催折尽番磨,家破家亡叹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