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壳濡潮汐,因沙产海漘。
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
雀化宜分隽,蛙烹肯拟伦。
试呈饕赋手,半熟酒含津。
满壳濡潮汐,因沙产海漘。
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
雀化宜分隽,蛙烹肯拟伦。
试呈饕赋手,半熟酒含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食蛤戏成》,通过对海蛤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食物的独特见解和幽默感。首句“满壳濡潮汐”形象地写出蛤蜊在潮水中生长的情景,暗示其来自大海的特性。次句“因沙产海漘”进一步说明了它们的生活环境。
“文身吴太伯”一句,以吴国公子太伯的典故比喻蛤蜊壳上的花纹,赋予其文化意蕴。而“缄口鲁铜人”则借鲁国铜人的沉默无言,寓意蛤蜊虽然沉默不语,却含有丰富的内涵。接下来,“雀化宜分隽”暗示蛤蜊肉质鲜美,如同雀鸟般滋味出众;“蛙烹肯拟伦”则以蛙类烹饪相提并论,强调蛤蜊的美味程度。
最后两句“试呈饕赋手,半熟酒含津”是对美食家的邀请,说尝试烹煮蛤蜊,半熟时蘸酒更能显出其鲜美,令人垂涎欲滴。整首诗语言生动,寓言巧妙,展示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食的热爱。
江门水上庐山颠,蒲团展卧羲皇前,洗手一弄琴无弦。
江门之水常渊渊,月光云影江吞天,安得古今名家如刘文靖、庄定山题一言,洞视千古如浮烟。
江门水与银河连,又何必栖栖向钓鱼台上来打眠。
夫然后信性气果江湖,行藏动星象,同符羊裘老子,未化之迹、可见之形,以为旷世之贤而思齐,其贤也耶。
圣人与天本无作,六经之言天注脚。
百氏区区赘疣若,汗牛充栋故可削。
世人闻见多尚博,恨不堆书等山岳。
舍东丈人号芸阁,高坐松根自鸣铎。
抠趋童子慎唯诺,口授心传为小学。
孝经论语时参错,子史平生尽拈却,寄以斯名聊自谑。
讲下诸郎颇淳朴,谁敢作嘲侮先觉。
读书不为章句缚,千卷万卷皆糟粕。
野鸟昼啼山花落,舍西先生睡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