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自曾孙,规衿矩裾。衡门楼迟,乐彼琴书。
训厥后昆,作为此图。
爰自曾孙,规衿矩裾。衡门楼迟,乐彼琴书。
训厥后昆,作为此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辈对后代的教诲与期望,充满了浓厚的家庭伦理色彩和文化传承的意味。
“爰自曾孙,规衿矩裾。”开篇即点明了教育的对象是曾孙辈,强调了规矩礼仪的重要性,从细微处着手,培养下一代的德行。
“衡门楼迟,乐彼琴书。”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户,这里象征着清贫的生活环境。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乐于沉浸在琴棋书画之中,追求精神的富足。这反映了古人对于精神生活和文化修养的重视。
“训厥后昆,作为此图。”“厥后昆”指自己的后代子孙,“此图”可能是指某种教育方法或家族传承的典籍。这句话表达了长辈对后代进行教导的决心,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成为有德有才之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注重品德修养,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家庭伦理和教育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道君皇帝摹捣练,力为张护开生面。
秋风远溯白帝城,奎章忽出宣和殿。
风流天子爱閒情,野杵村砧都不贱。
完颜国主亦俊人,宅相流传习未变。
明昌御宝何皇皇,瘦金题字犹完善。
吁嗟乎天水碧、太师青,均此捣练之声所酿成。
一絇之络四维倾,令我手披东绢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