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托体是三台,仰面当潮丸曲来。
天上丝纶驰魏阙,山中草木属春台。
宣扬甫解黄金结,字句争传碧玉堆。
惟有吾亲方不忝,九京不夜喜颜开。
先人托体是三台,仰面当潮丸曲来。
天上丝纶驰魏阙,山中草木属春台。
宣扬甫解黄金结,字句争传碧玉堆。
惟有吾亲方不忝,九京不夜喜颜开。
这首诗表达了对先人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首联“先人托体是三台,仰面当潮丸曲来”描绘了先人安息之地的庄严与神圣,仿佛在潮水涌动中,先人的灵魂正缓缓升起,与天相接。接下来的“天上丝纶驰魏阙,山中草木属春台”,则将先人的影响比作天上丝线般绵延至皇宫,又如山中草木般滋养着春天的祭台,形象地展现了先人在后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宣扬甫解黄金结,字句争传碧玉堆”两句,通过“黄金结”和“碧玉堆”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先人留下的教诲和事迹被广泛传播的情景,如同珍贵的黄金和碧玉一样,熠熠生辉,深入人心。最后,“惟有吾亲方不忝,九京不夜喜颜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省,希望自己的作为能够无愧于先人,让九泉之下的先人们感到欣慰和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对先人的深切怀念,也体现了后人对于传承先人精神、追求道德完善的决心和努力。
严霜下前除,朔风凄以烈。
今夕复何夕,同生成永别。
疾疢能几时,音容忽已灭。
稚子号中闺,阿母啼成血。
有兄滞天隅,之死不及诀。
仰视云间鸿,呼群中断绝。
俯观庭中树,琼枝已再折。
永啸涕如雨,沈忧鬓成雪。
岂不怀大观,至情畴能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