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其三》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其三》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先人托体是三台,仰面当潮丸曲来。

天上丝纶驰魏阙,山中草木属春台。

宣扬甫解黄金结,字句争传碧玉堆。

惟有吾亲方不忝,九京不夜喜颜开。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先人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首联“先人托体是三台,仰面当潮丸曲来”描绘了先人安息之地的庄严与神圣,仿佛在潮水涌动中,先人的灵魂正缓缓升起,与天相接。接下来的“天上丝纶驰魏阙,山中草木属春台”,则将先人的影响比作天上丝线般绵延至皇宫,又如山中草木般滋养着春天的祭台,形象地展现了先人在后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宣扬甫解黄金结,字句争传碧玉堆”两句,通过“黄金结”和“碧玉堆”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先人留下的教诲和事迹被广泛传播的情景,如同珍贵的黄金和碧玉一样,熠熠生辉,深入人心。最后,“惟有吾亲方不忝,九京不夜喜颜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省,希望自己的作为能够无愧于先人,让九泉之下的先人们感到欣慰和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对先人的深切怀念,也体现了后人对于传承先人精神、追求道德完善的决心和努力。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暮抵吴家渡杨令君携酒宿王户部别业

十月荒山道,迷茫起暮阴。

凄风吹古渡,寒雾结平林。

地主尊垒远,山家巷路深。

因过故人宅,怀旧一悲吟。

(0)

入塞

度漠灭天骄,归来意气豪。

霓旌回瀚海,羽盖指临洮。

少妇迎珠勒,亲兵赐锦袍。

勋多明主记,不解假钱刀。

(0)

关山月

陇头流水何年别,戍客辞家心欲绝。

横笛寒吹塞上声,春闺近对关前月。

如花小妇翠眉低,览镜愁生玉面啼。

十年征戍音尘断,不得云中半纸题。

织成锦字空自叹,椷愁那到玉门西。

(0)

哭弟三首·其一

严霜下前除,朔风凄以烈。

今夕复何夕,同生成永别。

疾疢能几时,音容忽已灭。

稚子号中闺,阿母啼成血。

有兄滞天隅,之死不及诀。

仰视云间鸿,呼群中断绝。

俯观庭中树,琼枝已再折。

永啸涕如雨,沈忧鬓成雪。

岂不怀大观,至情畴能掇。

(0)

狄明叔邀集新居命女伎奏剧凡玉簪浣纱红拂三本即席成七言律四章·其二

痛饮狂歌白日酣,何人同住百花潭。

明妆陈女开金屋,妙舞羊姬弄玉簪。

满架荼蘼风乍入,当庭杨柳月初含。

追欢?竭良宵兴,满眼关河系别骖。

(0)

九日舟次吴桥过顾生楼船夜酌即席赋

古道垂杨映绿莎,中流横吹咽清波。

黄花九日淩霜发,白苧三秋并雪歌。

朔气乍传金柝冷,秋光遥坠玉绳多。

朱门岂必非同调,大有才人挟瑟过。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