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盈匊酌玉泉煮之芳甘特甚有怀伯承兄赋此以寄》
《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盈匊酌玉泉煮之芳甘特甚有怀伯承兄赋此以寄》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古风

披云得新腴,煮泉听松风。

香永味自真,不与馀品同。

悠然泊莫留,归来隐疏钟。

念昔湘滨游,年年撷芳丛。

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

落硙快先啜,鼓腹欣策功。

夜灯紫筠窗,香生编简中。

谁与共此乐,臭味有邻翁。

朅来七里城,日月转飞蓬。

山川岂不好,予忧日忡忡。

酌此差自慰,思君复无穷。

(0)
注释
披云:穿透云层。
新腴:新鲜肥美的滋味。
煮泉:烹煮山泉水。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悠然:悠闲自在。
疏钟:稀疏的钟声。
湘滨:湘江岸边。
撷芳丛:采摘花草。
迟日:夕阳。
新雷:初春的雷声。
落硙:研磨茶叶。
鼓腹:满足的样子。
紫筠窗:紫色竹制窗户。
臭味:这里指志趣相投。
朅来:往昔,过去。
日月转飞蓬:形容时光流逝。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酌此:斟酌这杯茶。
思君:想念你。
翻译
穿过云层发现新的美味,煮沸山泉倾听松涛声。
香气持久,味道纯正,与其它不同。
悠闲地停泊,不要逗留,归来时只听到稀疏的钟声。
回忆起在湘江边的游历,每年都会采摘花丛。
夕阳照耀高山,春雷惊醒冬眠的龙。
研磨后的茶水先品尝,满足感油然而生,仿佛完成了一项大功。
夜晚,紫色竹窗下,书香飘溢在简册之间。
谁能共享这份乐趣?只有隔壁的老友懂得我的气味和情趣。
我来到七里之城,时光如飞蓬般流转。
山水之美固然好,但我心中的忧虑却日复一日。
饮此茶聊以自慰,对你的思念却无尽无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的野步情景,披开云雾,得见新生的树叶,用泉水煮食松风之味。诗中的香气与滋味纯真,不同于其他凡品。这一切都让诗人悠然自得,不愿久留,只想归去隐藏在疏钟的声响中。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湘江边的游历,每年春天总是撷取芳草丛生之地。日光照耀高岭,新雷惊醒了蛰龙。落下来的花瓣,如同快意的啜饮,鼓腹中积聚的滋味,欣赏着这策划好的功夫。在夜晚紫竹筠制成的窗前,香气从编织的简册中散发。这份乐趣,是与邻里间相互享用的美好。诗人提到七里城,以及日月飞转如蓬草般迅速流逝。山川之美本是令人向往,但诗人的忧虑却如影随形,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这份情感无穷无尽。在酌酒时,诗人试图安慰自己,却又不禁思念起那无法相见的亲人。

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如新芽、松风、香气等,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这种复杂的情绪交织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诗画。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再赋二律·其二

此间频作客,惭愧累华筵。

得句劳相慰,纵谈忘失眠。

未胜贱子感,多谢大家贤。

来日沧江去,虚留惜往篇。

(0)

过夷齐祠寄别襄垣殿下三首·其一

春蕨生兮依依,春薇秀兮菲菲。

怅远人兮□□,□公子兮忘归。

(0)

夜召明卿报言病目畏灯火走笔戏简二绝·其一

秋云落尽潇湘曲,更有何人抱寒玉。

堂前银烛岂黄尘,相逢不肯开君目。

(0)

华阳明月曲同子与赋六首·其二

百尺银河叱作桥,看予直度赤城标。

云中双凤翩?下,秦女何方弄玉箫。

(0)

寄赠方隐君六首·其一

隐君家在九华山,夜夜春风吹佩环。

双袖白云留不止,化为龙气满天关。

(0)

塞上歌十首送王侍郎赴蓟镇·其十

山前汉使尺书飞,山外胡儿匹马稀。

击鼓吹笳醉边月,今年无事着戎衣。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