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高低岭,閒询远近乡。
山烟随涧出,松火隔林香。
云冷莓苔殿,雪封萝薜墙。
里门通德近,谁与辟荒凉。
细数高低岭,閒询远近乡。
山烟随涧出,松火隔林香。
云冷莓苔殿,雪封萝薜墙。
里门通德近,谁与辟荒凉。
这首诗描绘了雪中投宿于深山中的栖隐寺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景色和寺庙的静谧氛围。
首句“细数高低岭”,诗人站在山中,逐一细数着高低起伏的山岭,表现了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接着,“閒询远近乡”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远方邻近村庄的好奇与探索,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心态。
“山烟随涧出,松火隔林香”两句,通过山间烟雾与溪流的自然景象,以及松树燃烧散发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山烟与涧水相映成趣,松火与林香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云冷莓苔殿,雪封萝薜墙”进一步描绘了雪中寺庙的景象。云雾笼罩下的莓苔殿显得格外冷寂,而被积雪覆盖的萝薜墙则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寺庙的庄严与超凡脱俗。
最后,“里门通德近,谁与辟荒凉”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于开垦荒凉之地的向往。里门象征着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通德则意味着接近高尚的品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或许在思考如何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找到和谐共存的方式,或是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和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汉家贼盗临京都,西冲河塞东海隅,虎豹奔突豺狼呼。
天子九重怒按剑,将军五道催飞符。
黄门铁鞚按营垒,监视将军奉天子,征者不忧居者喜。
晓战遥随金鼓前,昼行独拥旌旗里。
烟沙忽传畿甸清,黄门奏捷旋神京,将军归来天子迎。
册书十万纳御府,勋级三千罗紫庭。
封侯拜将珥貂列,白金绯衣照云月,黄门功多不自说。
受爵元看陆机小,却赏谁知鲁连洁。
高堂白日披图新,戎衣惨澹犹风尘,坐令慷慨悲今辰。
书生从此识汗马,丈夫常忆画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