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篱半倒竹脩脩,下有冰泉断复流。
此地著梅故差胜,杖藜何惜屡经丘。
疏篱半倒竹脩脩,下有冰泉断复流。
此地著梅故差胜,杖藜何惜屡经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野的静谧画面。"疏篱半倒竹脩脩"写出了篱笆稀疏倾斜,修长的竹子在寒风中摇曳,透露出一种荒凉而清冷的气息。"下有冰泉断复流"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涧中泉水冻结又融化,流水声断断续续,增添了冬日的寂静和动态感。
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种植梅花,显得格外出色,"此地著梅故差胜"表达了对梅花选择此处生长的赞赏,认为它更能展现出坚韧与高洁的品质。最后,诗人以"杖藜何惜屡经丘"作结,表示即使路途崎岖,手持藜杖的他也不怕多走几回,只为欣赏这梅花独放的胜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冬日山野中的孤芳自赏,展现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之情。
龙绡一幄,有灵芸针线,刺凤描鸾。秋水漾波澜。
正洞庭归客,憔悴思还。
牧羊龙女,恰相逢、雨鬓风鬟。
看多少、沙明水碧,一天愁绪漫漫。
却又早来橘浦,见儿家、绡宫璇阙生寒。
贵主下云端。更箱开青玉,珀映红盘。
海天良夜,论恩情、可似人间。
绣到此、料应长叹,眉峰斜蹙湘山。
淑景惊催。画梁日影,蚤漾妆台。
曈昽金母帐,潋滟玉人杯。
宜春帖子簪花格,渐闺中、珠网争开。
多少屏摇翠柏,胜飐红梅。
长安车骑朝正,青丝辔,火城影里初回。
宫阙暖祥云,嬉游罢,谁怜江左邹枚。
休怊怅,喜吴娘、已榨春醅。
屈指又、试灯挑菜,且拾遗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