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鸣淅沥,飕飗溪谷寒。
碧潭千馀尺,下见蛟龙蟠。
石门吞众流,绝岸呀层峦。
幽趣倏万变,奇观非一端。
偶逐干禄徒,十年皆小官。
抱板寻旧圃,弊庐临迅湍。
君子满清朝,小人思挂冠。
酿酒漉松子,引泉通竹竿。
何必濯沧浪,不能钓严滩。
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
骤雨鸣淅沥,飕飗溪谷寒。
碧潭千馀尺,下见蛟龙蟠。
石门吞众流,绝岸呀层峦。
幽趣倏万变,奇观非一端。
偶逐干禄徒,十年皆小官。
抱板寻旧圃,弊庐临迅湍。
君子满清朝,小人思挂冠。
酿酒漉松子,引泉通竹竿。
何必濯沧浪,不能钓严滩。
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骤雨鸣淅沥,飕飗溪谷寒”两句,以动人的比喻和拟声词,生动地刻画出山间突如其来的雨声,以及由此带来的清冷气息。
接着,“碧潭千馀尺,下见蛟龙蟠”两句,通过对深邃碧绿水潭的描绘,以及潭中蛟龙盘曲的形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神秘。诗中的“石门吞众流,绝岸呀层峦”四字,更是以险峻的山势和奔腾的溪水,勾勒出一幅丰富多变的地貌画卷。
“幽趣倏万变,奇观非一端”两句,不仅强调了景色的奇特与变化无穷,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叹。紧接着,“偶逐干禄徒,十年皆小官”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平淡生活、不愿追求高位的态度。
“抱板寻旧圃,弊庐临迅湍”四字,通过对旧园和破败庐舍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怀旧情怀以及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下文“君子满清朝,小人思挂冠”两句,则反映出诗人对于不同品格之人在朝廷中的态度,君子的满足与小人的不甘心志。
最后,“酿酒漉松子,引泉通竹竿”四字,通过对酿酒和引水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自给自足与宁静。末尾“何必濯沧浪,不能钓严滩。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八字,以拒绝激流险滩、追求安逸生活的心境,以及邀请友人共同享受这份宁静的意愿,作为全诗的收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谷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与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三面僧邻一面墙,更无风路可吹凉。
他年舍此归何处,青壁红霞裹石房。
竹低莎浅雨濛濛,水槛幽窗暑月中。
有境牵怀人不会,东林门外翠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