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入眼昔无殊,只有人事堪嗟歔。
权门杂沓行苞苴,屠儿贩客纡青朱。
梵仪膜拜参浮屠,痴儿娇子不识书。
淫坊博塞为欢娱,金章下堂揖老胥,老胥分庭抗士儒。
身裹道衣臂佛珠,岁时入谒何易于。
羊肩斗酒清而腴,酬酢偃蹇以字呼。
官家赤子元何辜,一毫枉直凭青蚨。
十八年前此事无,作诗一笑君应呼。
江山入眼昔无殊,只有人事堪嗟歔。
权门杂沓行苞苴,屠儿贩客纡青朱。
梵仪膜拜参浮屠,痴儿娇子不识书。
淫坊博塞为欢娱,金章下堂揖老胥,老胥分庭抗士儒。
身裹道衣臂佛珠,岁时入谒何易于。
羊肩斗酒清而腴,酬酢偃蹇以字呼。
官家赤子元何辜,一毫枉直凭青蚨。
十八年前此事无,作诗一笑君应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于世态的感慨与批判。诗中的"江山入眼昔无殊"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平淡看待,转而关注于"只有人事堪嗟歔",暗示作者对于社会人情变化深有感触。
接着,"权门杂沓行苞苴"一句描绘了官场中权贵之家门庭若市的繁华,而"屠儿贩客纡青朱"则讽刺了一些不学无术之人依靠权力和财富来装扮门面,表面光鲜实质空虚。
在下一联"梵仪膜拜参浮屠,痴儿娇子不识书"中,作者通过对佛教礼节的描写,批评了一些人只知膜拜而不求甚解,反映出当时社会上某种形式主义和迷信现象。
"淫坊博塞为欢娱,金章下堂揖老胥,老胥分庭抗士儒"一段,则是对那些官员在私宅中纵情声色、挥霍钱财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讽刺,同时也反映出官员与士人之间的矛盾。
诗中的"身裹道衣臂佛珠,岁时入谒何易于"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更倾向于追求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两句"羊肩斗酒清而腴,酬酢偃蹇以字呼"描绘了一种宴席间觥筹交错、饮酒作乐的情景,可能是对当时士大夫生活的一种反映。
"官家赤子元何辜,一毫枉直凭青蚨"一句,则表达了对于权贵子弟不务正业,只知依仗父兄之势力求不正之利的讥讽。
最后两句"十八年前此事无,作诗一笑君应呼"则是作者自我回顾,这些种种世态人情在十八年前并不存在,是他所亲见的变迁。末了以"作诗一笑君应呼"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似乎是在对读者说,这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必太过在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作者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批判,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世态变迁、官场腐败以及社会风气的不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