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合在名山志,山下祠堂更有名。
何地定藏司马史,此胸谁负范公兵。
高屏落日云霞乱,杂树交花鸟雀争。
要上龙门发长啸,世人无耳著鸾声。
天平合在名山志,山下祠堂更有名。
何地定藏司马史,此胸谁负范公兵。
高屏落日云霞乱,杂树交花鸟雀争。
要上龙门发长啸,世人无耳著鸾声。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天平山》描绘了天平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首句“天平合在名山志”暗示天平山在名山之列,具有崇高的地位。接下来,“山下祠堂更有名”进一步强调山下的祠堂因历史人物而闻名,可能是纪念司马或范公这样的历史人物。
“何地定藏司马史,此胸谁负范公兵”通过设问,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探寻和对先贤精神的敬仰,暗示着山中可能隐藏着司马或范公的故事和遗物。诗人以自然景色烘托出历史的厚重感。
“高屏落日云霞乱,杂树交花鸟雀争”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平山的壮观景象,云霞缭绕,树木繁茂,鸟雀竞鸣,生机盎然。这一画面富有动态美,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活力。
最后两句“要上龙门发长啸,世人无耳著鸾声”表达了诗人想要登临高峰,放声长啸的豪情,寓意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然而,他感叹世人未能理解他的心境,暗示了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出沈周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