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竹枝歌一声,片帆渺渺度空明。
溪桥曲岸人孤立,芳草閒云万种情。
何处竹枝歌一声,片帆渺渺度空明。
溪桥曲岸人孤立,芳草閒云万种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何处竹枝歌一声”以竹枝轻柔的歌声作为引子,仿佛在静谧的环境中轻轻唤醒了沉睡的自然,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片帆渺渺度空明”一句,通过描绘远处船只在清澈明亮的水面上缓缓前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辽阔与宁静,同时也暗示着远方的旅程和探索。
“溪桥曲岸人孤立”则将视角转向岸边,一位孤独的人站在弯曲的小桥上,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孤独感不仅来自于人的孤立,更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思考和内心世界的探索。最后一句“芳草閒云万种情”,以“芳草”和“閒云”为载体,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世界。芳草象征生机与希望,閒云则寓意着自由与飘逸,两者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大自然中万物生长、变化无穷的情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
君不见周公大圣人,吐哺礼贤情复真。
君不见信陵亦大贤,折节下士意愈坚。
二人既下世,屈指今千年。
寥寥久不闻,士风亦摧迁。
岂无平津阁,亦有孟尝门。
待士特虚名,焉有实意存。
势位巍巍自尊大,奔竞纷纷望尘拜。
上书光范亦可怜,梁指垂泪又何怪。
嘉会今逢五百春,坐令风俗浇还淳。
见说公卿能下士,眼前结袜宁无人。
柏台深夜赏清酣,红烛光前叹影三。
交错莫辞频送酒,赓歌不觉屡投函。
百年天地存吾道,万古江流洗我惭。
良会不常人易老,此生宁敢觅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