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枝争洗几梢斜,清绝当轩更莫加。
春老虚心还自挺,岁寒直节却堪嘉。
声谐韶管仍须制,影舞祥鸾不受拿。
李径桃溪从艳治,东风容易扫浮夸。
繁枝争洗几梢斜,清绝当轩更莫加。
春老虚心还自挺,岁寒直节却堪嘉。
声谐韶管仍须制,影舞祥鸾不受拿。
李径桃溪从艳治,东风容易扫浮夸。
这首诗以竹为题,描绘了竹子在春日里的风姿与品格。首句“繁枝争洗几梢斜”,生动地展现了竹枝在春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在争奇斗艳,展现出勃勃生机。接着,“清绝当轩更莫加”一句,赞美了竹子在庭院中的清雅之美,无人能及。
“春老虚心还自挺,岁寒直节却堪嘉”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竹子的内在品质。即使在春末时节,竹子依然保持谦虚的姿态,坚韧不拔;到了严冬,它依旧挺立不倒,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和高洁的品格。
“声谐韶管仍须制,影舞祥鸾不受拿”则通过竹子的声音和影子,进一步烘托出其高雅脱俗的气质。竹子的声音与韶管(古代乐器)相和谐,而其影子则如同祥鸾(吉祥之鸟)般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最后,“李径桃溪从艳治,东风容易扫浮夸”两句,将竹子与桃花、李花等春花进行对比,强调了竹子不随波逐流、不附庸风雅的高尚情操。春风虽能轻易吹散浮华,却无法动摇竹子坚定的本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坚韧,更寓意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