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山新开径》
《宝山新开径》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藤梢橘刺元无路,竹杖棕鞋不用扶。

风自远来闻笑语,水分流处见江湖。

回观佛国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

野客归时山月上,棠梨叶战暝禽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oshānxīnkāijìng
sòng / shì

téngshāoyuánzhúzhàngzōngxiéyòng

fēngyuǎnláiwénxiàoshuǐfēnliúchùjiànjiāng

huíguānqīngluóbiànxiānrén

guīshíshānyuèshàngtángzhànmíngqí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漫游与感受,充满了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手法,如“藤梢橘刺元无路”借用藤蔓攀爬的橘树来形象地表达诗人在自然中的探索与冒险,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社会规则和束缚的逃避。"竹杖棕鞋不用扶"则显示了诗人自信行走于山野,不需要外界的帮助,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风自远来闻笑语,水分流处见江湖"两句通过风和水的声音传递出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回观佛国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则是借助神话中的意象来表达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野客归时山月上,棠梨叶战暝禽呼"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返回自然之怀,感受着山月的清辉,以及大自然中生灵的和谐共存。这不仅是对当下景象的描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归宿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赠周用宾归江郎五首·其五

繁霜袭广野,怛怛失众芳。

送子不及远,岁晏令心伤。

结交岂在故,所贵旦暮遇。

曰余罹天韬,尚尔界觉路。

青山何逶迤,行子有所之。

异域雪霰盛,勿使白鹤疑。

(0)

赠黄肇三首·其一

终风劲柔条,游子返故乡。

兄嫂糁藜羹,慈母缝衣裳。

离觥载恓恻,平旦天一方。

来忘楚塞远,去觉闽山长。

(0)

别张仲明

欲别执君手,君行忆侬否。

日暮愁翻飞,江头立搔首。

山回人不见,风帆出高柳。

明明尧舜朝,此别岂应有。

愿子竭忠赤,益酬主恩厚。

往事何足论,逢人须闭口。

葳蕤菊与兰,岁晏还相守。

无令秋霜至,摧没随藜莠。

(0)

爱日楼

日中楼,楼里日。

侧轮晃朗碍楼低,疏绮玲珑日出入。

日在天,自上下,楼倚山云作高架。

朝朝暮暮送且迎,寸影真逾连璧价。

此意何所自,有亲白发长居此。

神仙好楼亲似仙,斑衣不用金与紫。

日出问授衣,日入还侍侧。

未信人生一过客,双瞳炯炯漆似黑,日中犹辨丝五色。

亲年老逼少,子心忧逐喜。

去日不可回,来日未可拟。

层楼尚见元宋遗,人过百龄今可几。

人子心,未可识。

安得天上人,偷与长生籍,更注亲年应南极。

楼中有日即有亲,仰歌长笑楚天碧。

(0)

忆昔

忆昔承明侍从朝,先皇端拱似神尧。

万家箫鼓传双阙,三殿风云护九韶。

剑佩缓归青琐夕,蛮夷通款越裳遥。

可怜湖上龙飞后,人事官曹渐寂寥。

(0)

怀金可卿

忆昔与君别,悠忽今十年。

不能见颜色,徒存秋夕篇。

展玩泪沾臆,相思隔万川。

男儿奋迅虽有时,叹息君才诚绝弦。

竖儒仅能诵章句,腾踏青云凌钜贤。

珍味安能通俗口,广陵之散谁可传。

罕山金可卿,三原马溪田。

徒使高名贯星斗,科场不售惟我怜。

昔也令人羡三凤,今我孤骞情惘然。

相如既有凌云赋,讵待吹嘘方上天。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