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倚白云,云车巫山断。
举头闻猿啼,忽见巫山半。
巫山倚白云,云车巫山断。
举头闻猿啼,忽见巫山半。
这首清代诗人甘运源的《巫山》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山水画面。首句“巫山倚白云”,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巫山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的壮丽景象,给人以飘渺之感。次句“云车巫山断”,则借云车(神话中的仙人所乘之物)的消失,暗示了巫山之高,连神仙的交通工具也无法穿越,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第三句“举头闻猿啼”,通过猿猴的哀鸣声,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空旷和寂寥,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原始力量和深远意境。最后一句“忽见巫山半”,诗人突然捕捉到巫山的一角,这既是实写,也寓言了在迷茫中陡然发现美景的惊喜,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巫山的雄奇与神秘,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青郊和以暄,风物近清明。
不禁霜露思,驾言东上陵。
前旌度潞川,后旅背凤城。
予昔青宫时,此路频长征。
忆彼慈云壁,几度题句曾。
林坰故好在,髭须非后生。
沿堤柳已黄,出陇麦未青。
望雪继望雨,东亩迟力耕。
教养虽并要,富庶之未能。
经历始知艰,所志嗟何成。
后劲金行信不虚,试看霞绮缬林庐。
设无警句诗难称,便有名工画岂如。
飒沓风中人度语,櫹椮烟外雁成书。
谷神三命应无忝,赤黻葱衡振紫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