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杯寒玉漏分,兰膏斜映石榴裙。
歌残白苧人何处,肠断荆台梦里云。
鹦鹉杯寒玉漏分,兰膏斜映石榴裙。
歌残白苧人何处,肠断荆台梦里云。
这首诗描绘了宴席间赠与歌妓的深情场景,充满了哀愁与怀念的氛围。
首句“鹦鹉杯寒玉漏分”,以“鹦鹉杯”这一华美的酒器,以及“玉漏分”这一时间流逝的象征,营造出宴席上的静谧与时光的流转,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次句“兰膏斜映石榴裙”,通过“兰膏”这一古代女子化妆用品的使用,以及“石榴裙”这一鲜艳服饰的描述,展现了歌妓的美丽与风情,同时也暗示了她们生活的奢华与短暂。
第三句“歌残白苧人何处”,在“歌残”之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歌声的消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而“白苧人何处”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怀念的对象已经不在身边,增添了一种失落感。
最后一句“肠断荆台梦里云”,以“肠断”直接表达了情感的极度悲伤,而“荆台梦里云”则运用了梦境的意象,既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离别的无奈与痛苦。整个句子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与思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宴席上赠与歌妓的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离别的哀愁,情感深沉而动人。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