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何人舍,孤灯此夜舟。
遥从白帝去,少为紫微留。
高柳何人舍,孤灯此夜舟。
遥从白帝去,少为紫微留。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停泊在水边,周围环境静谧,只有高柳与孤灯相伴的情景。诗人通过“高柳”与“孤灯”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高柳何人舍"一句,似乎在询问这高耸的柳树是否有人居住,引人遐想。接着,“孤灯此夜舟”则点明了夜晚的孤独,一盏孤灯陪伴着停泊的船只,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遥从白帝去”,暗示了船只可能从遥远的地方驶来,目的地可能是白帝城,这里运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韵味。“少为紫微留”,则表达了对紫微星的留恋或向往,紫微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帝王之星,象征权力和尊贵,此处或许寄托了诗人对某种理想或地位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憧憬,以及对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思,体现了宋诗的特色。
迢递西江路,炎蒸六月天。
蒲萄香满瓮,杨柳绿当筵。
争讼趋王烈,飞书羡鲁连。
龙光南斗际,鹢彩北风前。
金缕高歌续,琼楼列宴联。
寸心随去棹,双眼望归鞭。
池沼游鱼乐,云霄别鹤骞。
紫荆看复合,胜事照青编。
结构依茂林,开轩面青嶂。
浮岚变朝采,宿雨经池上。
春阳正和煦,生意日条畅。
径草绿已繁,皋兰叶初放。
脩翰摩烟霄,游鳞泳清涨。
动息皆自然,至理妙无象。
遗纷便静观,寂寞谐所尚。
偃仰丘壑间,中情无得丧。
枯篁漠漠吹北风,黄河水流凝不通。
大孙手持白鸾尾,扫尽琪花舞碧空。
昆山玉碎琼楼裂,老龙起舞惊明月。
应是游魂不觉寒,醉吟纸帐春云热。
东家娇娘厌桃李,学绣宫花锁窗里。
冷袖擎来欲细观,隔帘火气催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