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篁漠漠吹北风,黄河水流凝不通。
大孙手持白鸾尾,扫尽琪花舞碧空。
昆山玉碎琼楼裂,老龙起舞惊明月。
应是游魂不觉寒,醉吟纸帐春云热。
东家娇娘厌桃李,学绣宫花锁窗里。
冷袖擎来欲细观,隔帘火气催成水。
枯篁漠漠吹北风,黄河水流凝不通。
大孙手持白鸾尾,扫尽琪花舞碧空。
昆山玉碎琼楼裂,老龙起舞惊明月。
应是游魂不觉寒,醉吟纸帐春云热。
东家娇娘厌桃李,学绣宫花锁窗里。
冷袖擎来欲细观,隔帘火气催成水。
这首《雪花曲》由元代诗人龙从云所作,以雪花为主题,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壮丽景象和其带来的独特氛围。
首句“枯篁漠漠吹北风,黄河水流凝不通”,以北风呼啸、枯竹摇曳、黄河冰封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寒冷肃杀的氛围,为雪花的出场铺垫背景。
接着,“大孙手持白鸾尾,扫尽琪花舞碧空”一句,通过描述一位名为“大孙”的人物手持白鸾尾(可能象征着某种工具或法器),将雪花扫除并使其在碧空中翩翩起舞,展现出雪花的轻盈与美丽。
“昆山玉碎琼楼裂,老龙起舞惊明月”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破碎的玉石和裂开的琼楼,同时描绘出老龙在月下起舞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雪花的奇幻与壮观。
“应是游魂不觉寒,醉吟纸帐春云热”则通过想象游魂在雪花覆盖的世界中感受不到寒冷,反而在纸帐中吟诗,仿佛春天的云彩般温暖,表达了诗人对雪花之美的深深陶醉。
最后,“东家娇娘厌桃李,学绣宫花锁窗里。冷袖擎来欲细观,隔帘火气催成水。”描绘了一位东家娇娘对传统花卉的厌倦,转而学习绣制宫花,并在窗内细细观赏雪花,即使隔着窗帘,也感受到雪花的热度,仿佛火焰一般融化了周围的寒冷。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雪花之美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独特体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