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老去,算无地倾倒,胸中豪逸。
小筑三间便席卷,多少江山风月。
万壑回流,千峰输秀,人境成三绝。
登临佳处,鸟飞不尽空阔。
追念辋水斜川,有风流千载,渊明摩诘。
何必斯人聊一笑,俯仰今犹前日。
只恐东州,催成棠阴,又作三年别。
赏心难继,莫教辜负华发。
王孙老去,算无地倾倒,胸中豪逸。
小筑三间便席卷,多少江山风月。
万壑回流,千峰输秀,人境成三绝。
登临佳处,鸟飞不尽空阔。
追念辋水斜川,有风流千载,渊明摩诘。
何必斯人聊一笑,俯仰今犹前日。
只恐东州,催成棠阴,又作三年别。
赏心难继,莫教辜负华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幵的作品,名为《念奴娇(其六)》。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无限的情感。
"王孙老去,算无地倾倒,胸中豪逸。小筑三间便席卷,多少江山风月。"
这一段落描绘了一位年迈的王孙(贵族或高官)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他的心中充满了豪迈的情怀。在简朴的居所里,可以收纳无限的江山美景,体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万壑回流,千峰输秀,人境成三绝。登临佳处,鸟飞不尽空阔。"
这一部分通过对万壑回流、千峰竞秀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景观。诗人在高处眺望,这种境界达到了极致,连飞鸟都似乎消失在广阔的天际中。
"追念辋水斜川,有风流千载,渊明摩诘。何必斯人聊一笑,俯仰今犹前日。"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那些辋水、斜川都承载着千年的风流美学,而渊明之名则象征着深邃智慧与探究。在这种历史文化的沉淀下,诗人认为即便是与他人的偶然相遇,也足以让现实与过去交织在一起。
"只恐东州,催成棠阴,又作三年别。赏心难继,莫教辜负华发。"
最后一段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和对于美好时光易逝的珍惜。诗人害怕东州之行会让美好的时光变成棠阴(即树木交错的阴凉),又将面临三年之久的分别。在这种情况下,难以继续保持赏心悦目的状态,不要辜负了这份华丽的人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历史沉淀以及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