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墙围合洞中天。瑞气祥光愈接连。
白鹿怀中常稳坐,青牛背上得闲眠。
骊山不到经三载,华岳相违近四年。
霞友云朋应怪我,争知此处结金莲。
环墙围合洞中天。瑞气祥光愈接连。
白鹿怀中常稳坐,青牛背上得闲眠。
骊山不到经三载,华岳相违近四年。
霞友云朋应怪我,争知此处结金莲。
这首元代马钰的《瑞鹧鸪·寄华清道众》描绘了一幅道教仙境的画面。首句“环墙围合洞中天”展现了华清宫道观的神秘与深邃,仿佛是人间与仙界的交界。接下来的“瑞气祥光愈接连”则强调了道观内的祥瑞之气和神圣氛围。
“白鹿怀中常稳坐,青牛背上得闲眠”两句,以白鹿和青牛为意象,象征着道家的逍遥自在与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诗人寓言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自得,享受着修行的宁静时光。
“骊山不到经三载,华岳相违近四年”表达了诗人对俗世名利的淡泊,以及对道家隐居生活的执着,已经多年未涉足繁华之地,与名山大川的亲近感日渐疏远。
最后,“霞友云朋应怪我,争知此处结金莲”以“霞友云朋”比喻道友,他们或许会惊讶诗人的选择,但只有诗人自己知道,在这华清道观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如同结出金色莲花,寓意心境的升华和修行的成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坚守,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凌空千尺走龙蛇,隐映柴门野老家。
拚把长缨縻落月,乱飘丹粉染晴霞。
猿猴升惯能收药,蝴蝶低飞不到花。
最爱豹林种处士,紫英香里岸乌纱。
风起云间,雁横天末,严城画角,梅花三奏。
塞草西风,冻云笼月,窗外晓寒轻透。
人去香犹在,孤衾长闲馀绣。
恨与宵长,一夜薰炉,添尽香兽。前事空劳回首。
虽梦断春归,相思依旧。
湘瑟声沈,庾梅信断,谁念画眉人瘦。
一句难忘处,怎忍辜、耳边轻咒。
任人攀折,可怜又学,章台杨柳。
严子陵边水自流,夕阳无语倚松舟。
乍逢风月羞为客,及到溪山识尽秋。
移树断蝉初过雨,立沙孤雁偶随鸥。
乡心旅思何人会,芦苇萧萧一笛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