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笔。千岁香严手迹。
何人考、年月姓名,惟有坚牢字千百。宣南四立壁。
收得。禅心一箧。
是杨云、宣统二年,手割敦煌万山色。秋风满京国。
叹谏草无功,天黯南北。伤心马角乌头白。
便水远山远,一声去也,燕云如梦万里隔。
剩身外经册。荣德。故山碧。准白发头陀,身傍诸佛。
梵天花雨峨眉宅。只甚日携手,卷中词客。
金光明字,月一片,照净室。
李唐笔。千岁香严手迹。
何人考、年月姓名,惟有坚牢字千百。宣南四立壁。
收得。禅心一箧。
是杨云、宣统二年,手割敦煌万山色。秋风满京国。
叹谏草无功,天黯南北。伤心马角乌头白。
便水远山远,一声去也,燕云如梦万里隔。
剩身外经册。荣德。故山碧。准白发头陀,身傍诸佛。
梵天花雨峨眉宅。只甚日携手,卷中词客。
金光明字,月一片,照净室。
这首词以"李唐笔"开篇,暗示了所题写的是唐代的书法作品,"千岁香严手迹"则强调了经卷的历史悠久和珍贵。接下来,诗人对作者的身份和经卷的具体内容进行推测,仅知其字迹坚牢,年代久远。
"宣南四立壁"描绘了经卷被妥善收藏的场景,显示出对佛法的尊崇。"禅心一箧"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珍视,而"杨云、宣统二年"则点明了书写的具体时间,以及取材自敦煌壁画的丰富意象。
"秋风满京国"引入了季节与环境的变迁,与"天黯南北"相呼应,暗含时局动荡之感。"伤心马角乌头白"借物寓意人事沧桑,表达出对过去的感慨。"燕云如梦万里隔"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遥远和情感的失落。
"剩身外经册"与"故山碧"形成对比,反映出词人对尘世的淡泊和对佛学的执着。"准白发头陀"形象地描绘出修行者的形象,"梵天花雨峨眉宅"则寓言般地展现了佛国净土的景象。
最后,词人想象与佛经中的词客共度时光,"金光明字"象征着智慧的光芒,"月一片,照净室"则寓意内心的净化与超脱。整体上,这首词以书法艺术为引,融入历史、人生哲理与佛教意蕴,展现出词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教文化的独特感悟。
《唐棣》解未思,素绚识礼后。
有意无意间,妙悟难授受。
旁通信可参,时世讵容苟。
《雅》《颂》尚铺张,义显不忧蔀。
《国风》主谲谏,比兴无科臼。
自非大小序,圣人亦束手。
毛郑及孔疏,仰若山与斗。
郑樵生也晚,私智力攻掊。
一唱而百和,涂泽杂妍丑。
但涉男女词,概出淫奔口。
安得起诗人,一一为之剖。
廿载废书史,枯肠索子佐。
有如八荒市,客至售无货。
赵州锥也无,昆阳敌转大。
白战骄袖长,绿沈涩苔卧。
少小薄韩苏,出语必惊坐。
未宜名占时,所愧命次磨。
海气足风涛,篷窗惊岁过。
莫使笔挟行,永谢巴人和。
无田失恒业,使尔食佣贱。
不伤寒馁偏,但令肌骨鍊。
富室多肥儿,有时腹无苋。
食客满朱门,转眄堂无燕。
怠事及天殃,报施随左券。
高宦非吾心,荣华息尔愿。
依人事事难,岂若归耕便。
吾家东舍村,田园荒已遍。
约尔扶犁锄,竭力供租佃。
圣人教无类,仆隶犹子弟。
况尔秉性良,识字念恩礼。
薪涿重趼为,溷湢昏暮理。
暇屏几牖前,窥书色私喜。
勚此穷山中,寒镫同茹荠。
嗟吾故腐儒,力薄人无倚。
柴桑给子力,情挚词亦悱。
少陵课其奴,伐木歌恺悌。
何德酬尔勤,相视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