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弟罢官兄独喜,卜筑茅斋傍竹林。
开窗忽见万里色,背水常留十亩阴。
春来燕子休相贺,日暮幽人且自吟。
庭不会栽棠棣树,床头新制有虞琴。
愚弟罢官兄独喜,卜筑茅斋傍竹林。
开窗忽见万里色,背水常留十亩阴。
春来燕子休相贺,日暮幽人且自吟。
庭不会栽棠棣树,床头新制有虞琴。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河上茅斋成呈家兄》描绘了作者在弟弟卸任后,兄长独自营造竹林茅舍的闲适生活。诗中通过“罢官”、“卜筑”、“茅斋”、“竹林”等词语,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氛围。
“开窗忽见万里色”一句,表现出茅斋位置的开阔,视野极佳,窗外景色一览无余。“背水常留十亩阴”,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和竹林带来的清凉阴凉。春天燕子飞来,诗人却说“春来燕子休相贺”,流露出淡泊名利的心境,不以升迁为喜。
“日暮幽人且自吟”进一步刻画出诗人的隐逸生活,傍晚时分,他独自吟咏诗篇,享受内心的宁静。“庭不会栽棠棣树,床头新制有虞琴”表达了诗人不追求权势,而是更愿意在家中种植象征兄弟和睦的棠棣树,以及亲手制作乐器,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含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仕途变迁的淡然态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周郎旧业横塘东,山明水秀清无穷。
轩窗景致四时在,佳趣不与寻常同。
烟霞缥缈成林壑,竹树萦迂带村落。
山寺钟来近上方,石桥路转通新郭。
日午汀洲花尽开,人家临水半楼台。
画船载酒春趁客,时拥笙歌水上来。
高堂永昼帘齐捲,阑外风微柳垂软。
开庭千顷绿阴浓,隔墅一声黄鸟啭。
谁能高遁老江乡,琴书终岁乐徜徉。
阴阴门巷连桑柘,漠漠湖田移稻粱。
嗟予十载去乡里,客舍半间阛阓里。
短筇拟欲访林泉,重赋归来卧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