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诗》
《挽诗》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律诗

蝇头蜗角总虚名,公擅儒林一老成。

四德兼全空翠袖,一丘何暇问苍生。

书窗掩月鸡同梦,琴室临溪鱼识声。

可惜哲人今已矣,尚存畏敬尽堪刑。

(0)
注释
蝇头蜗角:形容微小且不切实际的事物。
虚名:表面的、不实在的名声。
公擅:他擅长。
儒林:文人学者的群体。
一老成:非常稳重成熟。
四德:古代女子应有的四种美德(贞、顺、贤、惠)。
空翠袖:形容女子深居简出,像空中的翠鸟一样孤独。
一丘:指隐居生活。
苍生:百姓。
书窗掩月:月光透过书窗洒落,形容夜晚读书的情景。
鸡同梦:鸡鸣时分,人都在梦乡。
琴室临溪:琴声响起在临近溪流的屋舍。
鱼识声:鱼儿能感知到琴声。
哲人:智慧而有深度的人。
已矣:去世了。
畏敬:尊敬和敬畏。
堪刑:足以作为楷模或典范。
翻译
蝇头蜗角般的虚名总是追求,他在文人学士中堪称稳重老成。
她虽然具备四德,却深居简出,无暇关心世间百姓。
在静谧的夜晚,书斋中的灯光伴着鸡鸣入梦,琴声悠扬,溪边的鱼儿都能辨识。
令人惋惜的是,那位哲人已经离世,但他的敬畏之情仍值得我们深深铭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年至元初诗人陈普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儒者的深深怀念和敬仰。首句“蝇头蜗角总虚名”以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和蜗牛壳般的名利场来比喻世人的追求,暗示了诗中人物超脱世俗的品性。接着,“公擅儒林一老成”赞扬了这位老者在学术界的威望和成熟稳重。

“四德兼全空翠袖”中的“四德”通常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这里可能暗指老者虽为男性,但其品德如同女性般完美。“空翠袖”则可能是对老者清雅风度的描绘。下一句“一丘何暇问苍生”进一步强调了他不问世事,专心学问的生活态度。

“书窗掩月鸡同梦,琴室临溪鱼识声”通过描绘书斋夜读和琴声悠扬的场景,展现了老者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连鸡犬都与他共梦境,鱼儿能辨识他的琴音,足见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后两句“可惜哲人今已矣,尚存畏敬尽堪刑”表达了诗人对老者去世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敬畏之情,认为他的品格足以作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老儒者的形象塑造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赞美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学术成就,以及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淡泊态度。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寄韦谏议

百年看似暂时间,头白求官亦未闲。

独有龙门韦谏议,三徵不起恋青山。

(0)

晓望华清宫

晓来楼阁更鲜明,日出阑干见鹿行。

武帝自知身不死,看修玉殿号长生。

(0)

过喜祥山馆

夜过深山算驿程,三回黑地听泉声。

自离军马身轻健,得向溪边尽足行。

(0)

滑中赠崔高士瑾

夫子保药命,外身得无咎。

日月不能老,化肠为筋否。

十年前见君,甲子过我寿。

于何今相逢,华发在我后。

近而知其远,少见今白首。

遥信蓬莱宫,不死世世有。

玄石采盈担,神方秘其肘。

问家惟指云,爱气常言酒。

摄生固如此,履道当不朽。

未能太玄同,愿亦天地久。

实腹以芝朮,贱形乃刍狗。

自勉将勉余,良药在苦口。

(0)

霅溪夜宴诗·其五

悲风淅淅兮波绵绵,芦花万里兮凝苍烟。

虬螭窟宅兮渊且玄,排波叠浪兮沈我天。

所覆不全兮身宁全,溢眸恨血兮徒涟涟。

誓将柔荑抉锯牙之喙,空水府而藏其腥涎。

青娥翠黛兮沈江壖,碧云斜月兮空婵娟。

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筵。

(0)

夏日送田中丞赴蔡州

出守汝南城,应多恋阙情。

地遥人久望,风起旆初行。

楚庙繁蝉断,淮田细雨生。

赏心知有处,蒋宅古津平。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