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儿一夏甑生尘,染藕炊菱不疗贫。
安得风樯驰万树,属餍菜色苋肠人。
吴儿一夏甑生尘,染藕炊菱不疗贫。
安得风樯驰万树,属餍菜色苋肠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农村的生动画面。开篇“吴儿一夏甑生尘”,“吴儿”指的是江南一带的孩子,“甑生尘”则形象地表达了孩子们在夏天玩耍时不慎被尘土所染,既表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也隐含着对贫困生活的无奈。接下来的“染藕炊菱不疗贫”,“藕”指的是莲藕,即莲花的根部,“炊菱”则是烤制莲子,诗人通过这一行字表达了乡村生活中的艰辛和对美好事物无法改变现实贫困的无力感。
后两句“安得风樯驰万树,属餍菜色苋肠人”,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风樯”指的是船只借着风势快速前进,“驰万树”形容船速如梭,穿行于无尽的树木之间,表现了诗人想要摆脱现实束缚、自由飞扬的心情。最后“属餍菜色苋肠人”,“属”在这里意味着归属于,“餍”是古代的一种食品,即粽子,“菜色”则指的是蔬菜的颜色,用以形容农人的简单饮食,而“苋肠人”则是对农夫们辛勤劳作的赞美,通过他们与土地的密切联系来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状况以及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理想生存状态的强烈渴望。
李侯芳誉腾青云,更有爱弟能攻文。
担簦远来游上国,历块丰神倾昔闻。
共着斑衣奉慈母,满挹黄封起为寿。
谢庭玉树乃连枝,玄圃灵芝竞三秀。
兄也委身奉明主,弟也翻飞向林薮。
谁肯咸阳作布衣,却待燕台收马首。
两情去住正堪怜,歧路还逢雨雪天。
尧祠苍莽望中断,濮水潺湲何处边。
青门群公争祖席,知尔思归留不得。
云霄豪举讵为难,麟角凤毛人共识。
池塘别后句应成,宝月流辉在玉京。
倚门予独劳归梦,鸿雁南飞少寄声。
招摇有桂树,结根南海湄。
蒙茏度霜霰,皎洁常不移。
以兹孤直性,贡之白玉墀。
春风被兰茝,荣耀同一时。
虽有艳阳质,比君璚树枝。
明堂备榱桷,海寓瞻巍巍。
丹青洵云美,玄素岂所睽。
无言愧桃李,幸得仰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