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有嘉树,日暮起重阴。
飞鸟度重冈,翩翩投其林。
枝叶一何茂,栖息阻且深。
竟夕随风翔,怀我空好音。
慷慨发长叹,何以慰素心。
东园有嘉树,日暮起重阴。
飞鸟度重冈,翩翩投其林。
枝叶一何茂,栖息阻且深。
竟夕随风翔,怀我空好音。
慷慨发长叹,何以慰素心。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东园中一棵繁茂的大树下,飞鸟归巢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首句“东园有嘉树,日暮起重阴”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浓密的阴影逐渐笼罩在东园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飞鸟度重冈,翩翩投其林”生动地展现了飞鸟穿越重重山冈,最终栖息在这棵大树上的画面,体现了生命对家园的渴望和归宿感。
“枝叶一何茂,栖息阻且深”进一步描绘了大树的茂盛与飞鸟栖息的深度,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而“竟夕随风翔,怀我空好音”则表达了诗人对飞鸟夜间的飞翔和鸣叫的感慨,虽然无法直接听到它们的声音,但心中充满了对这份美好景象的向往和欣赏。
最后,“慷慨发长叹,何以慰素心”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激动与感慨,以及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心灵之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寓县俄多难,湖山亦被兵。
名蓝俱泯灭,别搆独峥嵘。
翰墨看前辈,登临愧后生。
严城围列嶂,半鉴出澄泓。
直筱侵檐上,纤萝附牖萦。
倚阑云鸟度,极目镜天平。
日夕景逾好,秋高思转清。
残阳树间没,薄霭水边横。
紫翠霏微合,丹铅点染成。
茅津有渔唱,麦岭少人行。
暝色松间动,寒飙竹屿鸣。
疏钟度馀响,远火露青荧。
仙梵微微出,炉烟袅袅轻。
山盘堆露实,石鼎泛云英。
洗濯尘凡近,归依誓愿精。
行当陪竺士,听法破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