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秘魔崖》
《登秘魔崖》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秘魔高不极,正接太行踪。

白日寒千树,阴崖护二龙。

水帘风雨聚,云窦鬼神封。

一望知何世,秦关见几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秘魔崖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鬼斧神工。

首句“秘魔高不极,正接太行踪”,以“秘魔”开篇,点出崖之名,同时以“高不极”描绘其巍峨险峻,与太行山相连,气势磅礴。接下来,“白日寒千树,阴崖护二龙”,白日映照下,千树寒霜,更显崖之高耸;阴冷的悬崖仿佛守护着两条神龙,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水帘风雨聚,云窦鬼神封”,水帘在风雨中汇聚,云洞则被鬼神封闭,进一步渲染了秘魔崖的幽深与不可测。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

最后,“一望知何世,秦关见几重”,站在秘魔崖上远眺,不禁让人疑惑身处何世,仿佛穿越了时空,遥望秦关,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遥远。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追思。

整首诗通过对秘魔崖的描绘,展现了明末诗人在面对壮丽自然时的内心感受和对历史的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山水诗的特点。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赋得秋雪和区启图

极望彤云万里垂,惊看瑞雪掩晨曦。

便应授简微梁赋,不儗悲秋和郢词。

白雁初来群不辨,塞榆欲落叶同披。

送君心逐扁舟去,后夜山阴未可期。

(0)

送刘觐国少参之任武昌

十载同怀子,行役各徬徨。

风萍飘复合,眷言聚故乡。

故乡虽云乐,欢会那能常。

炎地寒威少,十月未零霜。

仆夫戒斗酒,送子上河梁。

轸发粤王城,目望荆楚疆。

明时重屏翰,所怀在召棠。

致身事圣主,遭世幸虞唐。

愿言崇令德,懋绩纪旂常。

(0)

抵家·其二

诘旦盥漱罢,父老纷来看。

亲昵短服过,疏者具衣冠。

拜揖失行序,问答无绪端。

行役倏四载,风尘多苦颜。

乡曲近来事,卒卒述难殚。

生齿有凋谢,人情有波澜。

岁俭徵求急,鸡犬靡得安。

无论享乐利,亦复多辛酸。

一闻父老言,怆然伤脾肝。

不敢说向人,但叹行路难。

(0)

乌栖曲·其四

淡月朦胧华烛残,清歌乍吐气如兰。

莲步未前心不持,秋波微盼许相知。

(0)

署中梅花

小院寒梅冬著花,似迎春意到窗纱。

淡香枝上霜疑密,疏影林间月欲斜。

吟处何如官阁动,折来将寄陇头遐。

閒情不作师雄梦,皤鬓偏惊对物华。

(0)

老父庚午以百龄钦蒙存问余己卯复滥天恩恭纪·其二

拜命归来华发馀,竹溪彰赐正悬车。

野心幸订江鸥约,天使遥传木凤书。

极建孝慈敷宠锡,恩隆耆旧念兴居。

高深未有涓埃荅,北望彤霄祝九如。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