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竹长篙铁木船,两樯夹立引藤牵。
越童狎水仍轻悍,荡桨踏歌惊昼眠。
箸竹长篙铁木船,两樯夹立引藤牵。
越童狎水仍轻悍,荡桨踏歌惊昼眠。
这首诗描绘的是明代诗人刘崧在广州所见的一幅水乡景象。"箸竹长篙铁木船",形象地写出船只的构造,使用了筷子般细长的竹篙和坚实的铁木材料,显示出当地造船技术的特点。"两樯夹立引藤牵",进一步描绘了船只在水中的航行状态,两根桅杆挺立,通过藤蔓牵引,显得既稳固又灵活。
"越童狎水仍轻悍",这里的"越童"可能指的是广东的孩子们,他们熟悉水性,活泼好动,"轻悍"二字既表现了他们的顽皮,也透露出他们的坚韧与活力。"荡桨踏歌惊昼眠",孩子们一边划桨一边唱歌,声音大到足以惊扰午睡的人们,画面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广州水乡独特的风貌和儿童的天真活泼,体现了明朝时期岭南地区的生活场景和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