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边烽动,三河兵气扬。
乘秋发猛士,计日缚名王。
剑倚云霄迥,旗连海雾长。
燕然一片石,终古有馀光。
七月边烽动,三河兵气扬。
乘秋发猛士,计日缚名王。
剑倚云霄迥,旗连海雾长。
燕然一片石,终古有馀光。
此诗描绘了边疆烽火连天,三河之地兵气冲天的紧张局势。诗人以“乘秋发猛士”之句,展现了英勇的战士们在秋风中出征,誓要擒获敌方首领的决心。接着,“剑倚云霄迥,旗连海雾长”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战场上的壮观景象,剑如倚天,旗似连海,气势磅礴。最后,“燕然一片石,终古有馀光”则以历史典故收尾,暗喻此次北伐虽艰难,但功绩将如同燕然山上的石刻一般,流传千古,永放光芒。整首诗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国家安危和民族尊严的深切关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栏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清露白云明月天,与君齐棹木兰船。
南湖风雨一相失,夜泊横塘心渺然。
故国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诏换鱼书。
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余。
[文帝岁余思贾生。
]烟深苔巷唱樵儿,花落寒轻倦客归。
藤岸竹洲相掩映,满池春雨鸊鹈飞。
乳肥春洞生鹅管,沼避回岩势犬牙。
自笑卷怀头角缩,归盘烟磴恰如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