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吹浪锦帆高,柳色青青意独劳。
十载风猷思阖郡,一江云影揖千袍。
丰碑自可磨铜柱,宦况还当爱凤毛。
我欲托君栖隐地,匡庐深壑卧烟涛。
薰风吹浪锦帆高,柳色青青意独劳。
十载风猷思阖郡,一江云影揖千袍。
丰碑自可磨铜柱,宦况还当爱凤毛。
我欲托君栖隐地,匡庐深壑卧烟涛。
此诗为明代释今无所作《送黎太守天锡归皖山》。诗中以薰风吹浪、锦帆高扬起笔,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江面景象,柳色青青则寓含离别之意,诗人借此表达对黎太守归乡的深情与不舍。"十载风猷思阖郡"一句,赞美黎太守在任期间的政绩与德行,表达了对其治理地方的敬佩之情。"一江云影揖千袍"则以江面上的云影与众多官员的衣袍相映成趣,形象地展现了黎太守归乡时的盛况。
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黎太守归隐后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能在匡庐深壑中,享受自然之乐,如同烟波中的闲适生活。全诗情感真挚,既赞颂了黎太守的政绩与品德,又表达了对其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登高丘,临清流。
惊涛拍岸风萧飕,东奔到海何日休。
浮生聚散类萍梗,满地花草凝閒愁。
士稚空盟大江楫,仲宣复上荆南楼。
日落苍梧思帝子,风生芦叶按伊州。
富贵豪华成莽苍,斜月窥林影千丈。
谁家金坞草犹黄,旧日歌台人竟往。
旧人已往新复来,仍张宝瑟劝金杯。
流鱼偶与水相得,长啸不知山欲摧。
鬓毛未白心成灰,城南啼乌声绝哀。
长空蘸酒波澒洞,峻坂堕足愁崔嵬。
仰天愤顿一起舞,蹋碎石壕千古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