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万安桥》
《过万安桥》全文
清 / 章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山川大类洛阳观,雄冠中州镇万安。

鳌驾几时填海缺,鲸奔当日捲天寒。

三千石骨工交磴,廿一潮头约倒澜。

读罢手书忠惠记,垂虹终古跨江干。

(0)
鉴赏

这首诗《过万安桥》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对万安桥周边壮丽山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感慨。

首联“山川大类洛阳观,雄冠中州镇万安”,开篇即以“洛阳观”为喻,形容万安桥周围的山川景观如同洛阳的壮观景象,雄伟壮丽,居于中原之首,镇守着万安桥这一要冲之地。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万安桥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与历史名城洛阳相提并论,突出了其重要性和美丽。

颔联“鳌驾几时填海缺,鲸奔当日捲天寒”,通过神话传说中的“鳌驾”和“鲸奔”来描绘万安桥所处环境的壮阔与神秘。这里使用了“填海缺”和“捲天寒”的典故,既体现了自然界的浩瀚与力量,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鳌和鲸的形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想象力,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

颈联“三千石骨工交磴,廿一潮头约倒澜”,进一步描绘了万安桥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三千石骨工交磴,可能是指桥下或附近的岩石形态奇特,错落有致;廿一潮头约倒澜,则可能是对潮水冲击桥面或桥下的景象的描述,暗示了万安桥在潮汐变化中的坚固与稳定。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万安桥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尾联“读罢手书忠惠记,垂虹终古跨江干”,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万安桥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手书忠惠记,可能指的是记录万安桥历史功绩的文字或碑文,垂虹终古跨江干则形象地描绘了万安桥如同彩虹般横跨江面,象征着其长久的存在与不朽的价值。这一联不仅赞美了万安桥的建筑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敬意。

综上所述,《过万安桥》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万安桥及其周围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章甫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回銮至波罗河屯·其三

行宫秋景尚清嘉,喜先重阳对菊花。

丹翠林光依画壁,浅深山色入窗纱。

(0)

新月·其三

朦胧烟树夜斋清,借助遥村双杵鸣。

会得前秋诗境界,太虚何物惹閒情。

(0)

塞雨能增冷,秋山不障寒。

马蹄轻可试,鹰羽劲思抟。

埭草将霏白,峦枫欲作丹。

总催秋稼纳,农庆筑场宽。

(0)

题慎郡王山水小景十二幅·其九霜鸿

携得塞垣霜,书空三两行。

芦花眠不稳,却为忆衡阳。

(0)

题李世倬疏林亭子

胸中常有万里意,一溪一壑亦无穷。

契乎妙者倪云林,近来董李颇能工。

远山绿滴雨洗后,乔柯籁爽夏长中。

笠亭四柱不为窄,暮霭朝岚面面通。

忆得曾经似此最佳处,乃在盘山之幽甘涧东。

(0)

题曹夔音山水十二帧·其六秋林亭子

寒筱枯槎间几株,夕阴朝霭万千殊。

无多丘壑有多趣,妙处天然是老迂。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