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不成兮画不成,卧龙长怖碧潭清。
拟心凑泊终难会,达者应须暗里惊。
描不成兮画不成,卧龙长怖碧潭清。
拟心凑泊终难会,达者应须暗里惊。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崇岳所作的《颂古二十五首》中的第二十三首。诗中以“描不成兮画不成”起笔,形象地描绘出一种难以言喻、超乎寻常的意境,仿佛在说某个人或事物的特质无法用常规的艺术手法捕捉。"卧龙长怖碧潭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深沉而神秘的感觉,将主人公比作潜藏于清澈潭水中的卧龙,既威严又孤独,让人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和敬畏。
"拟心凑泊终难会"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难以理解的事物的感慨,试图用心灵去揣摩却始终无法完全把握,暗示着其中蕴含的智慧或奥秘超越了常人的认知。最后,“达者应须暗里惊”是对那些通达之人的一种提示,暗示他们面对这样的境遇时,即使不言声,内心也会受到震动,因为这触及了他们对生命和宇宙深层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寓言和象征,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理解的哲理,引导读者去感受并思考那些无形而深远的存在。
理神固超绝,涉粗罕不群。
孰至消烟外,晓然与物分。
冥冥玄谷里,响集自可闻。
文峰无旷秀,交岭有通云。
悟深婉中思,在要开冥欣。
中岩拥微兴,□岫想幽闻。
弱明反归鉴,暴怀傅灵薰。
永陶津玄匠,落照俟虚斤。
伊尹耕莘野,志在康斯民。
孔明卧隆中,所怀务经纶。
玄造生贤圣,拯彼愚与昏。
观其立勋业,万世光炳燉。
伊人久己逝,斯道幸未湮。
畴能继其踵,后来寂无闻。
但见夸毗子,恬然忘本真。
捷捷负才慧,区区周自身。
要显患得失,草莽忧贱贫。
胡不徇所务,成功追古人。